www.hugnovel.com
净土证心集,三卷,清卍莲述并序,吴郑衡序。
莲邦消息,一卷,清妙空子述,附严一程玉尺禅仙题词,出楼阁丛书,见新编续藏。
淨土承恩集,一卷,清芳慧编并跋,心永序。
念佛三昧,一卷,明金人瑞著,出坛几丛书二集卷二十三。
清珠集,一卷,清治兆辑并序,赵成夏序,德真序,淨信跋,翁三沙跋,附结社文、发愿文、募缘疏、戒忏疏。
净土随学,二卷,清古崑编,照莹题词,芳慧缘起,附往生要关。
净土必求,一卷,清古崑集并序,有附净宗十集。
径中径又径,四卷,清张师诚著并序,许淨中序,首录清代诸帝诗文。
劝修净土切要,一卷,清真益愿纂述,无相室序,潘曾莹序,黄赞元跋,有附录,外题净土切要,北京刻经处单行本名念佛切要,陈熙愿纂述,无序跋附录。
念佛警策,二卷,清彭际清纂,出彭居士法集,见新编续藏。
净业知津,一卷,清悟开述,净同题记,昭庆经坊单行本名净业知津,一卷,清悟开述,净同题记,昭庆经坊单行本名淨业初学须知,仅附录不同。业初学须知,仅附录不同。
念佛百问,一卷,清悟开著并序,江沅序,贝墉跋。悟开 (?—1830)。字豁然,号水云道人,住苏州灵岩山下宝藏寺。悟开学法专一,颇有灵气。可以说通达经论,尤专以净土法门。著有《莲宗九祖传略》、《净土知津》、《念佛百问》。此书就净土宗修持学法,尤其是往念极乐净土,念佛功德,方法等问题,开释闻法者疑虑,导引信众知念佛方法,坚信念佛功德必随念佛勤勉而增助获益。对念佛有代表性的疑虑看法,循循劝化,指拨迷津
东海若解,一卷,唐柳宗元著,清实贤解。东海若,收于柳河东集卷二十铭杂题部、全唐文卷五八六、居士传卷十九。内容叙述一海神东海若,登上孟猪冈,拾有二瓠,中混海水且满粪壤蛲蛔,海神将之密封投海。后一瓠从海神之教,于荒岛破瓠,去群秽而令海水复归于大海;一瓠则不知己之臭秽,犹以海水自负,遂令海水不复归大海。此寓言,后者寓意我即本来佛,拨无现实之五浊、三有、无明、十二类等,固执于无善无恶、无因无果、无修无证
净土晨钟,十卷,清周克复纂并序。
起一心精进念佛七期规式,一卷,清行策定,附金善七日念佛记,翁叔元题记,外题七期规式。
净土旨诀,一卷,清道霈撰,龚锡瑗序,首题鼓山为霖和尚示修净土旨诀。
西方直指,三卷,明一念编并序,日本亮润序,管志道跋。
云栖净土汇语,一卷,清虞执西、严培西同录,按目录有吴应宾所作像赞,今佚,有附录。
答净土四十八问,一卷,明袾宏著并序。净土之教。因地于法藏。肇端于韦提。开陈于灵鹫教主之金言。流衍于匡庐大士之莲社。专一心而向往。历三界以横超。诚哉末法之要津矣。然上根即事契理。固谛信不回。下士有闻斯从。亦无因起惑。惟不上不下。位届中流。乃欲从欲违。志无定向。繇是十疑通于智者。或问启于则公。天鼓谆谆。婆心恋恋。岂曰多言。言所不容己也。而复????沈膏继。病剧药增。后是二书。能无再述。有德园居士者。
西方愿文解,一卷,明袾宏著并解,广亶跋并赞,有科文。以上三种出云栖法彙,见新编续藏。
净土资粮全集,八卷,明庄广还辑并序及后序、募刻疏,全书六卷,前后集各一卷,有图,附中峯、西斋怀淨土诗,袾宏校正并序,陆光祖序,仇云凤序,庄芳林跋。嘉本沉广近直音略训并像赞佚失,今补录。收于《卍续藏》第108册中。全书分前集、净土往生章、净土起信章、净土誓愿章、净土斋戒章、净土日课章、净土兼禅章、后集等8卷,为古人辑录之初机入门书。书中所辑录各条之后,尚附作者之考证或按语,以利阅读。
归元直指集,二卷,明宗本集并序,卷上附西方百咏,卷下附山居百咏,万表序,定融回向,后有补遗一页。嘉续51
净土决,一卷,明李贽集并序,出李子丛八。温陵李卓吾曰。维摩大士云。随其心净。则佛土净。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者。土之净也。念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者。心之净也。念阿弥陀佛极乐国土。便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者。随其心净则佛土净也。然则念佛者。念此净土也。参禅者。参此净土也。果何以别乎。故念佛者。必定往生净土矣。参禅者。亦岂能舍此净土。而别有所往耶。若别有所往。是二土也。非净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不容如是也。参禅者
净土指归集,二卷,明大佑集,德海音释,德祥跋,允中跋。
净土简要录,一卷,明道衍编并序,大佑跋。
体仁要术,一卷,清彭绍升著,出彭居士法集,见新编续藏。
西方要决科注,二卷,唐窥基撰,佚名注,附日本基辨撰西方要决真伪造疑。
传授三坛弘戒法仪,一卷,明法藏撰集,清超远检录。
经律戒相布萨轨仪,一卷,明如馨纂要并题记。
律学发轫,三卷,明元贤述并序。丙戌之冬。余作戒本。约义终客。有以律学揭要请益者。余阅之。大都目不见律。而袭取他书。乃水潦鹤之徒所辑也。因为作律学发轫。以示之言。发轫者。示慎始也。夫万里之行起於跬步跬步一错。万里徒劳。故初学之士。不可不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