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hugnovel.com
凡二十二卷。又称皇宋大中祥符法宝录、祥符录、祥符法宝录。乃北宋杨亿等奉敕编。系录出北宋初至大中祥符四年(1011)期间之译经书目,总录大小乘经律论二二二部,四一三卷。现行本今佚卷一、二、五、九、十九、二十一、二十二等七卷,残缺卷六、十两卷。本录夙佚,不可得见,但近前在山西赵城广胜寺之金藏中发现其残本,影印刊行于宋藏遗珍下集。我国支那内学院曾自金藏本抄出,复依天圣释教总录、至元法宝勘同总录、高丽藏
凡三册。北宋惟净等编修。内容系录出东汉至北宋天圣五年(1027)之汉译经典及我国撰述入藏之佛典。现存之金藏本有所缺漏,难窥全貌。据载,本录载录唐代智升之开元释教录(入藏录)、新入藏诸典、唐代圆照之大唐贞元续开元释教录、北宋杨亿之大中祥符法宝录等所载之佛典等,总计一四九六部,六二○八卷,六○二帙。本书夙佚失传,但近时在山西省赵城广胜寺发现中下二册之残缺本,今影印收载于宋藏遗珍第六册。
凡三十卷。唐代玄逸编纂。又称开元释教广品历章、释教广品历章、广品历章。本书系依据唐代智升之开元释教录入藏录之编次,列记大藏经所收诸本之概要,并加以叙说。每卷卷初揭载内容之目录、异名、调卷之不同,并附记蒲州、供城二藏本之纸数等;其次于本文注记各本书目、卷数下异名、调卷之不同、译次等,并逐一列出卷别、品别;终则附载译时、译者、译处、揭出之目录名等。此书完本已不存,宋藏遗珍下集收有其残卷十五卷。
布水台集三十二卷,明道忞撰,清初刊嘉兴藏本十六册,中央图书舘藏。语录及北游集在嘉续七二。
大巍禅师竹室集一卷,明净伦撰,周理辑,内题曹溪一滴卷六,李绅序,依驹目增入。
浮山法句一卷,明本智撰,周理辑,内题曹溪一滴卷七,前有明 吴应宾塔铭及王舜鼎梦禅语。依善本藏外增入。
曹溪一滴附梦语摘要一卷,明周理编,一滴陶珙序,戈允礼序,摘要戈允礼序。前为传记,后乃笔记。依驹目增入。
无幻禅师语录,二卷,明性冲说,慧广编,圆澄序,蔡善继序,袾宏序,有行状。南岳下第三十一世,嗣敬畏空。
凡四卷。明代临济宗僧古庭善坚撰,陶荮重编,崇祯六年(1633)刊行。各卷首皆题曹溪一滴古庭禅师语录。内容包括卷一之行脚、法语、说戒、心要、三昧玄章、警徒、训徒,卷二之三昧禅定、华严幻住略迹、华严大意、示一宗头陀、无字直说、火炉头话、牛首日录,卷三之论、书、跋、颂,卷四之偈赞、歌、七绝、五律、七律、杂体等。
无依道人录,一卷,清徐昌治著,超悟录,僧鑑序,后附疏稿,有缺页。
云门匡真禅师语录,三卷,南汉文偃说,守坚编,正藏鱼函古尊宿语录十五至十八,续五八函五家语录四异本。大鉴下第八世,嗣雪峯存。
醒世录八卷,清徐昌治辑并序,按目录卷末有音释,今佚。予备阅玄恽法师所撰法苑珠林。丙深有慨于阴阳之理。不得分言之矣。休咎之征。不得幻视之矣。古往今来。万物皆从劫转。祸淫福善。一切惟心所造。成劫坏劫。与时终始。水火风劫。随势迁流。至于刀兵饥馑疫病。劫劫指陈。观览到。儆惕亦到。举夫敬佛敬法敬僧。种种功德。精进处即承当处。列目前之富贵贫贱。以明现在之受用非受用。
黄檗无念禅师复问,六卷,明深有撰,明闻删订,袁宗道序,顾起元序,有行由。前三卷答诸方书,后三卷杂著
天乐鸣空集,三卷,明鲍宗肇著并序,智旭序,高佑釲序,王起隆缘起,有传略。
蕅益三颂一卷,明智旭撰并序,三颂为华严、楞严、法华,有偶拈问答及重刻自跋。
北京五大部直音会韵,二卷,明代佚名,有序,冯梦祯序,李经序。
续原教论,明 沈士荣著,二卷,金陵刻经处,辩论宋儒谤佛之言。最为透彻。
诸经日诵,一卷,佚名,外著墨笔题记,谓内有伪经,指中册末之血盆、寿生等经也。
律要后集,一卷,明智旭集,即佛学十种之经忏悔行法、毘尼后集问辩、学菩萨戒法、菩萨戒羯磨文释、重定受菩萨戒法、菩萨戒本经诵。
大慧普觉禅师年谱,一卷,宋祖咏撰,张抡序,宗演跋。依善目、驹目增入。
金刚经灵验传,三卷,日本净慧集并跋。
金刚经持验记,二卷,清周克复纂并劝流通引,佚名序(尾缺)。
金刚经新异录,一卷,明王起隆辑著并序,佚名序(尾缺),内题皇明金刚经新异录。
永明道迹,一卷,明大壑辑并讚,陶望龄序,凡三十二条,分录诸家讚,前有绘像,今不载。附戒杀文。
先觉集,二卷,明陶明潜辑,道安序,智朴序,解三洪序,改辑为先觉宗乘,只存序文。
修西闻见录,七卷,清咫观辑并序。清末佛教净土宗感应故事集。
凡三卷。又作新修净土往生传。宋代王古撰。记述我国往生净土者之事迹。本书为增补飞山戒珠所著净土往生传之作,成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近年发现上下二卷,上卷有正传二十五人,附录十三人;下卷有正传三十一人,附录九人。中卷今已不传。
西舫汇征,二卷,清瑞璋辑并序。佛教重要史籍,此书将中国佛教史上的名人逸事汇集入籍。
法华经显应录,二卷,宋宗晓编并序、楼钥序、日本亮典后序。
法华经持验记,二卷,清周克复纂并序及劝流通引,首题及卷上尾题上有历朝二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