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
  • 内经运气表

    医经类著作。清陆懋修撰。一卷。懋修有《世补斋医书》已著录。陆氏认为运气学说非图不明其义,亦有不能图而宜于表者,故将《内经》七篇大论的运气内容以表格形式概括阐发,编次成帙。约成书于光绪十年(1886)。书中共列十三表,每表均附简论。表一,五运经天表二,阴阳五行中运表三,五运合五音太少相生表四,司天在泉左右间气表五,阴阳五行中运表六,六政六纪上中下表七,客气加临主气表八,五运齐化兼化表九,天符岁会表

     陆懋修
    1万字2个月前
  • 御纂医宗金鉴[四库本]

    九十卷。清吴谦等编。吴谦,乾隆年间曾任太医院判,乾隆四年奉敕与刘裕铎主编此书。吴氏认为古医书有法无方,唯《伤寒论》、《金匮要略》始有法有方,而诸注又随文附义,难以传信,便自为删定,书成八九,乃奉敕,便就未成之书加以增续,编成此书。又名《医宗金鉴》。此书为丛书,共十五种,九十卷,约八十二万字。包括《订正伤寒论注》十七卷,《订正金匮要略注》八卷,《删补名医方论》八卷,《四诊心法要诀》一卷,《运气要诀

     吴谦
    109万字2个月前
  • 素问玄机原病式

    医经类著作。金刘完素(约1120—1200) 撰。一卷。完素字守真,自号通玄处士,河间 (今属河北) 人。人称刘河间。金承安间,章宗征召,不就,又赐号高尚先生。为河间学派开山鼻祖,后世尊为金元四大家之一。长期行医于民间,颇负盛名。研究 《内经·素问》十载,对运气学说造诣尤深。因其擅用寒凉药物,后世又称之为寒凉派。另撰有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宣明论方》 、《三消论》 、《伤寒直格》 、《伤

     刘完素
    3万字2个月前
  • 盘山栖云王真人语录

    盘山栖云王真人语录,金末元初全真道士王志谨(号栖云子)撰述,约成书于丁未年(1247)。一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此书乃王志谨门人「刘公」记录,论志焕编次,收入王志谨语录九十余条。书言全真道炼心修性之真功真行。其说以《清静经》为本,兼摄禅宗心性论。谓修道之人先要明了自己本分事。所谓「自己本分事」即自我形骸底一点灵明主宰,是从道里禀受得来,「自古及今,清静常然」。其次要通明教化,遣除偏执成见,

     王志谨
    2万字2个月前
  • 太清五十八愿文

    太清五十八愿文,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当系南北朝或隋唐道士摘录灵宝经戒改编而成。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戒律类。内容分三部分。其一为《五十八愿文》,罗列五十八条愿念,如「若见饮酒,当愿一切制于命门,以远祸乱」;「若见恶人,当愿一切弃凶即吉,不犯王法」;「若见帝王,当愿一切奉仰王道,孝如父母」等等。其二为《十善劝》,有劝人礼敬三宝、为人忠孝、写经布施、除嫉去欲等十条戒文。其三为太极真人所说六

     佚名
    0万字2个月前
  • 上清佩符文诀

    《上清佩符文诀》,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应为唐宋间上清派道士所作。《宋史?艺文志》着录作「上清佩文诀五卷」。今《正统道藏》本分作五篇,即《青券诀》、《白券诀》、《绛券诀》、《黑券诀》、《黄券诀》。五种符文咒诀合为一卷,收入洞玄部玉诀类。此书为上清派道士书写佩带符文咒诀之汇编,五篇券诀共辑录符文百余条。因书写符文所用卷帛纸板材料的颜色不同,故有青、白、绛、黑、黄之分别。书中分别解释紫文、赤符、隐

     佚名
    1万字2个月前
  • 悬解录

    《道藏》中有一本三千余字的小书《悬解录》,为道教外丹著作,作者不详。记载有张果(即后世传说“八仙过海”中的张果老)在公元733 年献给唐玄宗的五子守仙丸,其组成余甘子、覆盆子、菟丝子、五味子、车前子、枸杞嫩叶汁、莲子草汁、杏仁、生地黄汁、鹿角胶等补肾填精之品,形成五子衍宗丸的雏形。又有阿胶黄精丸,又称西施丸,主要组方阿胶、黄精、白芷、百合、木瓜、荷叶、枸杞、茯苓、益智仁等,后见于明代《食疗本草集

     佚名
    0万字2个月前
  • 命理探源

    《命理探源》是由袁树珊所著的八字命理的研究之作。作者袁树珊,是今江苏镇江人,他生活于晚清的光绪。到民国这一社会大变革的历史时期。在这一时期,西方文化和观念,特别是西方科学开始在中国大陆传播,许多传统的观念受到了西方文化的挑战和怀疑,这其中也包括八字算命。正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袁树珊开始了对命理的探源。袁树珊寻根溯源,考订几乎当时所有的命书,再在实践中检验八字方法的合理性,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形成

     袁树珊
    6万字2个月前
  • 葛仙翁太极冲玄至道心传

    任脉起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贯中升上,从空入脑而住,脉至龈交而止(即下齿缝中),属阴脉之海也。督脉起下极之腧,从脊里,上升风府,入脑上巅,循额至鼻柱,气至此贯中,从空入喉而降,脉至龈交而止(即上齿缝中),属阳脉之海也。

     朱本中
    0万字2个月前
  • 文昌帝君阴骘文

    作者不详。道教劝善书的一种。简称《阴骘文》。一卷。 “阴骘”一词源于《尚书·洪范》: “惟天阴骘下民”,意谓冥冥之天在暗中保定人们。文昌本古代星名,帝君指梓潼帝君。宋元道士造作的《清河内传》及《梓潼帝君化书》称玉皇大帝委任梓潼神掌管文昌府和人间禄籍,司文人之命。

     佚名
    0万字2个月前
  • 周易本义

    南宋学者朱熹对《周易》的注解,又名《周易注》。成书于淳熙4年(1177)。原书据吕祖谦校订的古文《周易》经传十二篇而分为十二卷。其书以“象数”与“义理”合一为宗旨。“易本为卜筮而作,以断吉凶。今其法不传,诸儒之言象数者,例皆穿凿言义理者,又太汗漫。故其书为难读。此《本义》、《启蒙》(《易学启蒙》)所以作也。”(《答刘君房》,《朱文公文集》卷六十)卷首列有《周易本义卦歌》和《周易本义图》。本书卷首

     朱熹
    10万字2个月前
  • 中国哲学史

    中国哲学思想史专著。冯友兰著。分上、下两册,分别于1930、1934年由神州国光社和商务印书馆出版。此后主要版本有商务印书馆《大学丛书》本、“部定大学用书”合订本、1961年中华书局重印本、《三松堂全集》本等。本书上、下两册各为一篇,各有16章,总计32章,约50万字。上册称孔丘到淮南王刘安为“子学时代”,第1、2两章阐述了哲学的内容、方法、哲学与中国义理之学、中国哲学的弱点等问题,论述了子学时

     冯友兰
    56万字2个月前
  • 蚟孙鉴

    清朱从延纂辑、乾隆四十一年林德垓、庄乐耕重订。蚟孙即蟋蟀。古南方方言。《方言》第十一:“蜻蛚,楚谓之蟋蟀,或谓之蛬。南楚之间谓之蚟孙。”《蚟孙鉴》显然沿袭了明谱的内容,又杂以他谱,兼及旧谱所无的新内容,以为增广。就篇幅而言,此谱为明清两代虫谱之冠。内容驳杂,有关色品类,虽照抄明谱居多,但亦有所发展。此谱也强调定色的基本原则,其《前鉴》中《辨蛩五色》继承并发展了《秋虫谱》的有关论述:“大都青蛩要白

     佚名
    4万字2个月前
  • 石林燕语辨

    叶梦得《石林燕语》所记多为北宋以来的典章制度和人物轶事,此书“纂述旧闻,皆有关当时掌故,于官制、科目,言之尤详,颇足以补史传之阙,与宋敏求《春明退朝录》、徐度《却扫编》可相表里”。惜该书成于动乱之时,由于图籍散失、资料匮乏等多方面原因,其中”或有记忆失真、考据未详之处”。叶氏自己也云”其言先后本无伦次,不复更整齐”,故书中存有若干讹谬之处。《石林燕语》书成之后,汪应辰就曾针对此书之讹误展开考辨,

     汪应辰
    2万字2个月前
  • 高适岑参选集

    《高适岑参选集》:本书精选高适诗129首、岑参诗132首,逐篇注释、评点,既集中反映出唐代边塞诗的奇异风貌,又从不同侧面呈现高、岑二人的创作特点,而且对以往注本中的疏漏颇有匡正。

     佚名
    26万字2个月前
  • 唐英歌诗

    诗别集。唐吴融撰。《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吴融诗集》四卷,《唐才子传》沿此数。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著录《唐英集》三卷,此集当即《唐英歌诗》。《宋史·艺文志》又作五卷,则可知到元代,吴融诗集已非旧本,四卷本早已散佚,今存诸集皆作三卷。钱曾《读书敏求记》有宋椠三卷本《唐英歌诗》,今北京图书馆藏明抄本《唐四七家诗》中收有钱曾校《唐英歌诗》三卷,此殆为据宋刊所校。明、清间多有抄本,见于各家书目著录,皆

     吴融
    2万字2个月前
  • 于湖词

    又称《张孝祥词》、《于湖先生长短句》、《于湖居士乐府》、《于湖长短句》、《紫微雅词》。词别集。宋张孝祥(学者称于湖先生)著。《直斋书录解题》著录“一卷”,《宋史·艺文志》著录同。宋本今尚存二种,一为宋刊《于湖文集》四十卷,此集为宋宁宗嘉泰元年(1201)其弟张孝伯尽以家藏及诸家所刊属王大成校刊付梓,卷前有其门人谢尧仁及张孝伯序,其中卷三一至卷三四载词四卷,存词一百八十二首。今藏台北中央图书馆。《

     张孝祥
    2万字2个月前
  • 宋元戏曲史

    一名《宋元戏曲考》。戏曲史。清末王国维撰。十六章。国维有《王国维遗书》已著录。作者认为中国戏曲至宋元大盛,却囿于传统,横遭鄙弃,无人整理论述,便从中年开始研究。先后完成《曲录》、《戏曲考原》、《宋大曲考》、《优语录》、《古剧脚色考》、《曲调源流考》、《录鬼簿校注》、《录曲余谈》等著作,在此基础上,于一九一二年旅居日本时撰成此书。分上古至五代、宋之滑稽戏、金院本、元杂剧、南戏等五个历史阶段,论述戏

     王国维
    7万字2个月前
  • 义侠记

    传奇剧本。明沈璟著。明吕天成《曲品》以此剧入“上上品”,说:“激烈悲壮,具英雄气色。但武松有妻,似赘。叶子盈添出,无紧要。西门庆斗杀。先生屡贻书于余,云:‘此非盛世事,秘无传。’乃半野商君得本,已梓,吴下竞演之矣。”明祁彪佳《远山堂曲品》以此剧入“雅品”,说:“此记于武松侠烈之概、潘金莲淫奔之状,宛转写出。”清《曲海总目提要》说:“武松养病于柴进家,始与宋江相识,此上梁山之根也。蜈蚣岭、十字坡、

     沈璟
    5万字2个月前
  • 李希声诗话

    一名《李錞诗话》。诗话。宋人李錞撰。一卷。錞字希声,豫章(今江西南昌)人。官至秘书丞。为诗宗黄山谷,亦江西诗派中人。与米芾友善。约撰成于大观三年(1109)后,绍兴元年(1131)前。此书《直斋书录解题》及《通考》均未著录,《宋史·艺文志》称《李錞诗话》,诸家称引,皆用今名。原书在宋代流传较广,其后亡佚。今人郭绍虞自《苕溪渔隐丛话》、《诗人玉屑》、《王直方诗话》、《皇朝事实类苑》等书中辑得17则

     李錞
    0万字2个月前
  • 治病法轨

    3卷。王雨三(汝霖)著。本书卷上收载医论、医话40余篇,阐发阴阳、脏腑、脉法、辨证、治则、方药等基本理论和证治大法。卷中介绍治验,分述中风、劳损、臌胀、噎膈和怪病等50余种病证的证治经验。卷下列证治扼要,论述风寒、暑湿、霍乱、吐血、痹证、血崩、疳积、惊风等100余种内、妇、儿科多种杂病,内容又以病因病机及其证治方药为主。全书集理法方药于一编,阐述中肯,选方实用。现有1941年上海中医书局排印本。

     王雨三
    13万字2个月前
  • 校注妇人良方

    又名《校注妇人大全良方》《校注妇人良方大全》等,是明代著名医学家薛己(薛立斋)以宋·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为蓝本校注编著的。薛已是医学上的多面手,各科兼擅。薛己对前辈女科大师宋,陈自明的《妇人大全良方》非常尊崇,但他师古而不泥古,如女性是“调经”,还是“生血”,薛己就独有见解。他说:“血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五脏,洒陈六腑。在男子则化为精,在妇人则上为乳汁,下为血海,故虽心主血,亦皆统摄子脾和胃

     薛己
    19万字2个月前
  • 内经运气病释

    医经类著作。清陆懋修撰。九卷。懋修有《世补斋医书》已著录。此书为同治四年(1865)来往于吴淞峰泖之间所作,首列《内经》言运气之经文,即以气交之旨,概括而疏通之,附以宋陈无择三因十六方、清缪芳远十六方解,成书于光绪十年(1884)。卷一释六气脏象、天元纪、五运行、六微旨、气交变大论卷二释五常政大论卷三释六元正纪大论卷四至卷七释至真要大论卷八、九载列陈无择三因十六方。前七卷于每篇摘录经文,加以阐释

     陆懋修
    4万字2个月前
  • 龙虎手鉴图

    龙虎手鉴图,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当为宋代道士所撰。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灵图类。首列一图,以干支和卦象方位匹配水银、白银、黑银、朱砂、黄土、青龙、白虎、烧铅、煮汞。后附图解,指示天道阴阳运转次序及内丹修炼之火候。宣称:「还丹不依天道,必无成理」;「终而复始,运毂如轴,徧克既定,日辰无差,则天道阴阳之动息可移于掌握之执也。」图解之后,又有七绝诗十八首,皆述内丹修炼之术。

     佚名
    0万字2个月前
  • 素问灵枢类纂约注

    简称《素灵类纂约注》。医经类著作。清汪昂撰。三卷。昂字庵,休宁(今属安徽)人。早年业儒,后弃举业,专攻医学。善采众家之长,尤长本草与方剂。著有《本草备要》、《医方集解》、《汤头歌诀》等。汪氏认为《内经》理全渊深,包举弘传,为医家必遵之经典,然全书浩繁,不便观览。故将《内经》原文分为脏象、经络、病机、脉要、诊候、运气、审治、生死、杂论等九篇。详加注释。多采王冰、马玄台、吴鹤皋、张隐庵诸家之言,约占

     汪昂
    10万字2个月前
  • 内丹秘诀

    内丹秘诀,编纂人不详。似出于北宋。一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书中选辑内丹歌赋七篇:其一〈内丹赋〉,撰人不详。以华美之辞叙述内丹修炼及其神功。 其二〈阴丹诗〉,撰人不详。乃五言古诗,歌咏房中术。 其三〈海蟾子还丹赋〉,刘海蟾撰,叙述内丹旨要。 其四〈至真歌〉,撰人不详。为一首长篇七言古诗,咏述内丹要旨。其说以神气为丹本,谓「神是性兮气是命,神不外驰气渐定」。又称修炼先须玄应无心,处处无为,动静

     佚名
    0万字2个月前
  • 三洞众戒文

    三洞众戒文,唐道士张万福编撰。原书二卷,《正统道藏》本合为一卷,收入洞真部戒律类。卷首有作者自序,内称:学道求真,莫不先持斋戒;三洞诸经说戒多矣,难以具详。因此作者从诸经中录出戒文,辑为一编,旨在方便道士诵习持守,戒除恶行。书中所录戒文有〈始起心入道三归戒文〉、〈灵宝初盟闭塞六情戒文〉、〈三戒文〉、〈五戒文〉、〈三诀文〉、〈八败文〉、〈三要文〉、〈十三禁文〉、〈七百二十门要戒律诀文〉等。作者或仅

     张万福
    1万字2个月前
  • 上清明堂元真经诀

    石井昌子《真诰の成立をめぐる资料の检讨》认为本诀稍后于《真诰》。述存思及服云牙成仙法,含有房中内容。

     佚名
    0万字2个月前
  • 玄霜掌上录

    玄霜掌上录,撰人不详。似出于唐宋间。一卷,收人《正统道藏》洞神部众术类。全篇约六百字。言制作「玄霜」之法。谓玄霜又名女玄霜、琼浆、玉液、地母乳、甘露浆、九转阴丹、醍醐酥。其作法大致为:取铅二斤于铫内扑细,入汞半斤熟搅作碉子,安于向阳坑内醋瓶上,用纸及瓷碗盖之;受热七日后,碢上如重雪倒悬」,见风变硬;扫取至一斤时,于瓷碗内加甜浆水和研如面糊,入甑蒸九次;再入熟绢袋清水内,于银器中摆动一伏时;用清水

     佚名
    0万字2个月前
  • 洞真三天秘讳

    经名:洞真三天秘讳。撰人不详,似出於南北朝。系早期天师道修行法诀。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正一部。“恒”字缺笔,或是避宋真宗名讳。劝人唤三天、三师、七星魂魄、诸将军名,并述驱邪、诵咒、卧斗之法及十诫。

     佚名
    0万字2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