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
  • 谦斋医学文稿

    秦伯未撰于1964年。全书选录作者有关中医学术方面讲稿十二篇,包括脏腑发病及用药法则、五行生克的临床运用、气血湿痰治法、种种退热法、温病、肝病、水肿、腹泻、感冒论治等专题。讲述中结合个人临床经验阐发祖国医学理法方药、辨证论治的经验知识,深入浅出,并附有治疗病例。由于本书包括理法方药,特别着重在中医的辨证施治,提纲挈纲,深入浅出,对学习和治疗上均有指导意义和启发作用。1964年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秦伯未
    0万字4个月前
  • 妇人规

    妇产科著作。明张介宾撰。二卷。介宾有《类经》 已著录,此为其妇科部分。张氏认为妇人诸病本于男子无异,而其异者,惟经水胎产之属。乃将妇科病证分类论述,于明天启四年(1624)撰成此书。约四万八千字。有妇科总论及经脉、胎孕、产育、产后、带浊梦遗、乳病类、子嗣、瘕类、前阴等九类。类下赅病,每病多择取诸家之精要,详述辨证施治之法,后附效验之方,书中分类明晰,辨证清楚,治法井然,多以温补为主,立论多有独到

     张景岳
    10万字4个月前
  • 赤凤髓

    养生学著作。明代周履靖撰,三卷。卷一载太上玉轴六字气诀、幻真先生服内元气诀、李真人长生十六字诀、胎息秘要歌诀、祛病延年六字法、五禽戏图、八段锦导引诀卷二为诸仙导引法卷三为华山十二睡功诀。全书内容丰富,言简意赅,并配有插图七十二幅,全书所论,内容丰富,言简意赅,并注重实际,如华山十二睡功,迄今仍有参考价值。书中重视导引的作用,广为搜罗,图文并茂。

     周履靖
    2万字4个月前
  • 神室八法

    《神室八法》,内丹修炼典籍,阐述了内丹修炼中的八种修心方法。清代乾嘉时期全真道龙门派第十一代传人刘一明著,与《修真九要》等书一并收入作者所编《指南针》(《道书十二种》)。该书主要阐述了对修道者内在素质的要求,作者主张以心为神室,以「神室八法」为修心的方法,具体包括刚、柔、诚、信、和、静、虚、灵八种内在修养。在《神室八法》一书中,作者又将刚、柔、诚、信、和、静、虚、灵分别比作一间房屋室的柱、木、基

     刘一明
    1万字4个月前
  • 松峰说疫

    瘟疫著作。6卷。清·刘奎 (松峰)约撰于 1785年。卷1述古,广采前贤有关瘟疫之论,以明其学术渊源卷2论治,先列总论十二条,次举瘟疫统治八法等卷3杂疫,集诸疫七十余证,列举放痧、刮痧、治痧诸法及用药宜忌卷4辨疑,列举14条论瘟之疑,详加辨析卷5诸方,载方120余首卷6运气,阐述气候变化与瘟疫的关系。此书上承《内经》运气学说,兼采吴又可等瘟疫名家,参以作者见解,将疫症统分为瘟疫、寒疫、杂疫三类,

     刘奎
    11万字4个月前
  • 龙虎还丹诀

    龙虎还丹诀,原题「李真人述」。约出于五代或北宋。《通志?艺文略》着录「李真人《还丹歌》一卷」,似即此书。今《正统道藏》本一卷,收入太玄部。本篇包括《望江南龙虎诀》十首,《菩萨蛮还丹诀》十首,并附录《沁园春注解》。前两种歌词均言外丹,对金丹根蒂、药物、鼎器、水火、节行、秘诀、功用等,皆逐一点明其要。谓金丹之源是真铅,象先天一气,为北方水,即铅中丹砂。炼丹以金水为良媒,亦称龙虎、坎离。即真水火。金水

     佚名
    1万字4个月前
  • 读医随笔

    医话。清周学海撰。六卷。学海有《周氏医学丛书》已著录。是书撰成于光绪十七年(1891)。卷一证治总论,论述气血精神、升降出入、承制生化、虚实补泻等基本理论与证治法则卷二分上下两编。上编形气类,论述六淫及三焦水道膀胱津液等。下编脉法类,论述脉理、脉位、脉象及怪脉、太素脉、结气伏热脉等卷三卷四证治类,载寒、温、血、咳等五十余条篇卷五方药类,论述部分方剂与药性功用卷六评释类,载读《伤寒论》杂记、《内经

     周学海
    12万字4个月前
  • 灵宝众真丹诀

    灵宝众真丹诀,撰人与时代不详。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玉诀类。书中载外丹法八种:即还魂丹法、紫金丹砂法、金碧丹砂变金粟子法、羽化河车法、金华黄芽法、几公白法、九转炼铅法、神化金丹法。每一法皆列举用药、炼制程式及服法、功效。所用药物多为铅、汞、雄黄、矾石等矿物药,亦有兼用草木药者。

     佚名
    1万字4个月前
  • 太清玉碑子

    《太清玉碑子》,道家丹道典籍。原书不分卷,不著撰人姓氏,亦不著时代,但《宋史·艺文志·神仙》与《通志·艺文略·道家》均已著录,唯《宋史·艺文志》注:“葛洪与郑思远问答。”另外书中尚引用《阴符经》语,如第十页有“黄帝阴符云(并非阴符经原文):同师者受闭在于金口金柜,千金不传,万不失一”云云。是知此书当出于唐宋间。 该书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半部分记葛洪与郑思远关于道术存身与金石炼丹的问答。首论全神延

     佚名
    0万字4个月前
  • 洞玄灵宝太上六斋十直圣纪经

    洞玄灵宝太上六齐十直圣纪经。撰人不详,约出於隋唐。言齐戒日期及齐法。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正一部。《秘书省续编到四库阙书目》著录。本经当撰于宋。述斋法。以六种斋为纲。

     佚名
    0万字4个月前
  • 道德经注释

    李西月《道德经注释》的诠释理论,主要有“以老解老”“以丹解老”“以儒解老”“以易解老”四个方面内容。通过对以上四个方面的考察可以看出,李西月《道德经注释》的诠释理论表现出三个方面的特征:1几乎没有受到佛教思想的影响2丹道理论与王重阳所创内丹道北宗一致3受儒家思想影响极为深重。

     李西月
    4万字4个月前
  • 悟真直指

    《悟真篇》作者张伯端,注解悟元子。修真之道,穷理尽性至命之学也。故欲尽其性,必先穷其性之理;欲至其命,必先穷其命之理。能明其理,则真知确见,而不为假者所惑,可以尽性,可以至命。否则,不穷其理,是非罔辨,邪正不分,入于旁门曲径,着空执相,非是修真,乃是务假。务假之学,与道日远,适以自误其性命,乌能修持其性命?此紫阳仙翁悟真篇之所由作也。

     刘一明
    6万字4个月前
  • 灵宝毕法

    内丹炼养经典。三卷。五代钟离权撰,吕岩传。约成书于五代后汉时期。钟离权,字云房,号正阳子,一号和谷子。生卒籍贯不详。据《神仙传》言钟离权京兆咸阳人(或谓燕台人)。仕汉为将军,兵失利后遁于终南山。遇东华帝君王玄甫授以至道。于 “石壁间获收 《灵宝经》三十卷,上部金诰,书元始所著,中部玉箓,元皇所述,下部真原义,太上所传,共数千言”,乃宵衣旰食,远虑深省,悟得玄机奥旨,“总而为三乘之法,名 《灵宝毕

     钟离权
    2万字4个月前
  • 现代汉语八百词

    吕叔湘主编。商务印书馆1980年5月出版。 本书是中国第一部讲解现代汉语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词典, 也是第一部为非汉族人学习现代汉语或方言区的人学习普通话而编写的词典。 全书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现代汉语语法要点,它言简意赅,份量很大, 从总论、 词类、 句法、 句式等多个方面, 阐述了现代汉语语法的要点。 第二部分是正文。 这里所收词语约800余条, 既包括现代汉语虚词, 也有一小部分用法比较复杂或

     吕叔湘
    46万字4个月前
  • 版本通义

    《版本通义》主要考证并研究了中国古代图书版本,是钱基博撰写的我国现代第一部版本学专著。该书写于1930年,共分为四个部分——原始第一:记述了上古至五代版本;历史第二:记述了宋元明清时期版本的沿革;读本第三:记述了四部要籍善本;馀记第四:专记治版本的心得。钱基博在该书中较早地提出了“版本之学”的说法,并且开创性地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版本学进行了专门系统的阐述,是继叶德辉《书林清话》之后又一部版本学

     钱基博
    5万字4个月前
  • 随园随笔

    笔记,二十八卷,清袁枚撰,读书笔记的考据,卷一 诸经类 卷二 诸史类上 卷三 诸史类中 卷四 诸史类下 卷五 金石类 卷六 天时地志类 卷七 官职类上 卷八 官职类中 卷九 官职类下 卷十 科第类 卷十一 各解类 卷十二 典礼类上 卷十三 典礼类中 卷十四 典礼类下 卷十五 政条类 卷十六 称谓类 卷十七 辨讹类上 卷十八 辨讹类下 卷十九 存疑类等等。

     袁枚
    24万字4个月前
  • 江蓠槛

    明代杰出诗人、词人陈子龙早期(约25岁-29岁之间)词集,收词五十五首。陈子龙词集有《江蓠槛》与《湘真词存稿》二种。《江蓠槛》词努力回归南唐、五代、北宋婉约词之风格,作品以传统的闺情、离别、伤春、咏物等题材为主。明代词艺衰微约两百年,直到明末陈子龙出现,扭转明词衰微局面,开辟清词中兴局面。在明末以至清初词坛上,陈子龙影响巨大。他既是一个共时性词人群体的首领,也是一个历时性词派的开创者。继起的以“

     陈子龙
    1万字4个月前
  • 石田诗选

    诗别集。一作《石田先生集》。十卷。明沈周撰。沈周集最早刻本当是明宪宗成化二十年甲辰(1484)刻本,当时周尚在世。此本前有章轩序,全书已不可见,亦未见清人著录。第二次刻于明孝宗弘治十六年(1503),此时周亦在世,前有彭礼序,版心上书口正面刻“弘治癸亥”四字,背面刻“集义堂刊”四字,分二卷,录诗不分体,只以时代为序,存诗不多,此编曾见残本。三刻于武宗正德元年丙寅(1506),此时周已至垂暮之年,

     沈周
    10万字4个月前
  • 香销酒醒词

    一卷。《曲》 一卷。清赵庆熹(1792——1847)撰。赵庆熹,字秋舲,浙江仁和 (今浙江杭州市)人,道光进士,二十年后,始选授县令,因病未赴任,改调婺州教授,晚年礼佛。《香销酒醒词》乃赵庆熹之少时作品,取佛门繁华落尽,大梦初觉,弃红尘而悟大道之意。今读其词,知其非虚语。赵庆熹词格律森严,宫商谐调,深得南宋名家姜夔、张炎心法,词风则有贺铸精神。如“门外雷声车似水,多少公卿拍手,中有个书生两袖。君

     赵庆熺
    1万字4个月前
  • 词律

    词论。清人万树撰。二十卷。树字花农,一字红友,别号山翁,江苏宜兴人。国子监生。康熙间在广东作两广总督幕友。多才多艺,怀才不遇,死于归途。著有杂剧、传奇二十余种。此编成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内容为取宋元名作排比求倚声度曲之律。唐宋以来,倚声度曲之法久已失传,此书据名作一字一句求之,得其八九。自《草堂诗余》以小令、中调、长调分别列目,旧谱因之以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令,五十九至九十字为中调,九十一字

     万树
    30万字4个月前
  • 船山诗草

    诗别集。清张问陶著。二十卷,补遗六卷。卷一为乐府十四章,卷二、三为《戊丁集》、《戊巳集》,卷四为《出山小草》,卷五为《松筠集》,卷六、七为《乞假还山集》上、下,卷八为《扁舟集》,卷九为《骡车集》,卷一○至一三为《京朝集》,卷一四为《奇零集》,卷一五、一六为《己庚集》、《辛癸集》,卷一七为《依竹堂集》,卷一八为《出守东莱集》,卷一九、二○为《药庵退守集》上、下。连同补遗,收编年诗凡三千余首。《诗草

     张问陶
    2万字4个月前
  • 潘子真诗话

    宋代诗论著作。1卷。潘淳著。潘淳,字子真,《江西通志》卷134称其“少颖异,好学不倦,淹贯经史百家之言,师事黄庭坚,尤工诗”。原书久佚,今人郭绍虞自《苕溪渔隐丛话》等书中辑得3则,见《宋诗话辑佚》。书中多考辨来历、出处,亦重视句法、声韵,持论颇近于江西诗派。

     潘淳
    1万字4个月前
  • 医学三字经白话解

    综合类著作。清陈念祖撰。四卷。念祖有《长沙方歌括》已著录。是书成于嘉庆九年(1804)。约六万七千字。卷一卷二,论医学源流与内、妇、儿科常见病证治。卷三卷四,论常用方剂疗效与配伍,并附录阴阳、脏腑、经络、运气与望、闻、问、切四诊。全书以三字一句歌诀形式写成。“悉本圣经”,广纳各家名言,结合体会,附以小注,以补正文简略。先概述医学发展、历代医家名著,后介绍数十种内、外、妇、儿常见病之病因、病机、症

     陈修园
    19万字4个月前
  • 竹林女科证治

    亦称《竹林女科》。清·竹林寺僧撰。4卷。卷1为调经,从月经先期至白浊证治,计110余则卷2为安胎,120余则卷3为保产,110余则卷4为求嗣,从求嗣总论至继病,110余则。书内详论女科生殖医学、男性房中求嗣。有光绪十七年(1891年)皖江节署重刻本。

     佚名
    13万字4个月前
  • 黄石公望空四字数

    《黄石公望空四字数》 校订者周履靖(明)明万历间刊本,占卜类书籍。此法相传自于战国时期的黄石公,算时不用筹度,只要望空信口起一时辰,即于此时下寻断,无弗应验。此法不用筹数,与诸葛孔明所传马前课相类,即以月、日、起子位,月上起日然后从日上逆数当下之时辰,落於何位即求对应出断语。

     黄石公
    0万字4个月前
  • 急救仙方[四库本]

    方书。又名《救急仙方》。北宋时作品。撰年撰人均无考。本书原是道教徒抄录的若干种方书的汇编,现有《四库全书》本和《道藏》本二种。六卷。不著撰人。《四库全书》辑自《永乐大典》,断为宋代之作。此书卷一为背疮治法,对莲子发、蜂窠发、散走流注发、肾俞发、肾俞双发及胛痈、右搭肩发、左搭肩发、对心发及发背两头等诸名目一一讨论,各论其证之形状、得病之因、疗治之法,条分缕析,十分详细,为历来疡科著作所未及。卷二为

     佚名
    2万字4个月前
  • 四诊抉微

    诊法著作。清林之翰撰。八卷。之翰字宪百,别号慎庵、苕东逸老,乌程 (今浙江湖州) 人。壮而习医,精求医说十载,撰有《痰证论》、《临证元机》等。是书以《内经》 色脉并重为依据,抉取历代有关四诊名著的精微而编纂,成书于雍正元年(1723)。作者强调望诊的重要性,故推之为首,包括面部气色、五官口齿、爪甲、舌、虚里、体表诸部的望诊,对五色主病及五脏绝证论述颇详。对妇人、小儿之望诊尤为重视,如强调望小儿指

     林之翰
    11万字4个月前
  • 金液大丹诗

    金液大丹诗,撰人不详。从内容上看,似出于唐宋间。一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书中收录五律诗九十余首,论述七返九还金液大丹,似为内丹法。其说宗承《参同契》,谓「龙虎还丹本,夫妻喻药基」。其修炼次第为:「一正药根源,二关龙虎门,三凭日月化,四炼魄与魂,五拔阴阳力,六调寒暑喧」。谓三年丹成,即可飞升。辞旨颇隐晦。

     佚名
    1万字4个月前
  • 读素问钞

    医经类著作。元滑寿(1304—1386)撰。三卷。寿字伯仁,号樱生。河南许昌(一说襄阳)人。元初,因其祖父任官江南迁居仪真(江苏仪征)和浙江余姚。先后从师于王居中和高洞阳。博通经史,尤精于医,对《内经》、《难经》、《伤寒论》研究造诣精深。撰有《难经本义》、《十四经发挥》等。滑氏治学严谨,善于审证用药,尤长于针灸,考订经络俞穴较详,对中医学的发展有所贡献。认为医源于岐黄,不读《素问》不知病源,故取

     滑寿
    12万字4个月前
  • 灵宝大炼内旨行持机要

    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应为唐宋间道士所作。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玉诀类。此书言「壶中造化」之法,即灵宝道士炼度己身罪魂,使超升上天之法术。其法先礼拜诵经,然后引炁直人丹田,聚九炁之光而结一婴儿,状同己身。婴儿上升脑部泥丸宫,化为宝珠(又称黍米珠)。其次存思三十三天万圣千真浮空而来,皆人宝珠之中。元始天尊放眉间白毫相光,下照酆都九幽诸狱,使诸狱化为净土。然后存思十万飞天神王迳人诸狱(即两肾

     佚名
    0万字4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