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
  • 黄帝太一八门逆顺生死诀

    黄帝太一八门逆顺生死诀,撰人不详。内第六页称:「昔贞观三年(628)八月,李靖将兵四十余万与突厥战,夜垒三更,九天玄女赐孤虚法与李靖」。据此应为唐代道书。原书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众术类。本书前半部分杂辑各种符咒、图式、药方、叙述隐通、蹑步、孤虚、择时、伏魔拘邪、治病保胎等法术。后半部分为《太阴玄女经》,据称此经乃六丁玉女授道士张群,经中载隐形之术、造印法、造剑法、埋剑法、拘邪法等。

     佚名
    1万字2个月前
  • 冲虚至德真经鬳斋口义

    本书是宋代林希逸的《列子》注本,凡八卷。又名《列子鬳斋口义》,宋代君主多尊道教,故《列子》常以《冲虚至德真经》的别名见称。本书是历代不多的《列子》注释著作中极为重要的一部,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被认为语言深入浅出,解说发挥道家旨意直白易辨。

     林希逸
    8万字2个月前
  • 道法宗旨图衍义

    题“铁崖邓柟以正纂图,养吾章希贤师亮衍义”。邓柟、章希贤,皆元人。前有章希贤序,撰于元成宗大德三年(1299年)。述雷法,从元始祖劫、混元化身谈起,谈到内丹及理学。

     佚名
    1万字2个月前
  • 周易经传集解

    南宋林栗撰。三十六卷。《四库全书》本。此书前三十二卷为六十四卦经传,三十三至三十四卷为《系辞上传》、《系辞下传》,三十五卷为《文言传》、《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三十六卷则附河图洛书八卦九畴大衍总会图、六十四卦立成图、大衍揲蓍解等。《宋史》本传载林氏与朱熹论《易》及《西铭》不合,遂相讦奏。此书淳熙十二年(1185)四月曾进于朝,本名《周易爻象序杂指解》,后以未能赅举彖、象、系辞、文言、

     林栗
    30万字2个月前
  • 阳宅秘论

    谓论阳宅龙脉、造作宜忌等事

     佚名
    0万字2个月前
  • 本草求真

    药学著作。十卷。清·黄宫绣撰。刊于1769年。分上、下两篇。上篇为卷一~七,将药物分为补剂、收涩、散剂、泻剂、血剂、杂剂和食物七类。每类又据不同药性分为若干节。下篇为卷八~九,分论脏腑病用药及六淫病用药。卷十为药性总论及药物自然分类法目录。刊于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作者深研药理,“俾令真处悉见”,故以“求真”名书。前9卷收药520种,正文药条按功效类药,每药直叙性味、功效,兼论药物来源、真

     黄宫绣
    28万字2个月前
  • 国文教学

    我国现代教育史上第一部以国文教学问题为中心的研究论文集。朱自清著,开明书店1945年4月出版。收朱自清的八篇论文:《部颁大学“中国文学系科目表”商榷》、《论大学国文选目》、《中学生的国文程度》、《再论中学生的国文程度》、《论教本与写作》、《论朗读》、《剪裁一得》和《写作杂谈》。这些文章内容涉及到国文教学的目的、教材、教法和教师素养等各个方面,集中论述教学的技术方面。著者认为:“五四”以后的国文教

     朱自清
    4万字2个月前
  • 性命古训辨证

    傅斯年著,1947年商务印书馆版,分上下2卷,共22章。辨证了周代金文中生、令、命三字之统计及字义《周诰》中性字、命字《诗经》、《论语》、《左传》、《国语》中之性字、命字告子、孟子、荀子,《吕氏春秋》言性之本原及区别生字与性、令、命诸字之语言学关系阐释了周初人之帝、天、天命无常之义诸子天人论道源自类别的人性观至普遍的人性观《墨子》非命论汉代性之二元说,理学之地位。本书是为辨证阮元《性命古训》而作

     傅斯年
    0万字2个月前
  • 百战奇略

    《》(原名《百战奇法》)作为一部以论述作战原则和作战方法为主旨的古代军事理论专著而问世,这无论是在宋以前或是宋以后,都是不多见的。因此,从其产生以来,就为兵家所重视和推崇,给予很高评价,并一再刊行,广为流传。

     兵书大全
    19万字2个月前
  • 新楼诗二十首

    《新楼诗二十首》是唐代诗人李绅的组诗作品,包括《新楼》《海榴亭》《望海亭》等二十首七言律诗。

     李绅
    0万字2个月前
  • 观我生赋

    辞赋名篇。北朝齐颜之推作。《北齐书》见载。颜之推在“予一生而三化”句下注云:“在扬都,值侯景杀简文而篡位于江陵,逢孝元覆灭,至此(按指北周灭北齐)而三为亡国之人。”知此赋当作于577年北齐灭亡之时。这是一篇自传性的长篇大赋,历叙自己仕梁、入齐及屈身事周的身世。文章首先揭举“内诸夏而外夷狄”的民族大义,叙述东晋以来中原沦亡,颜氏家族亦随之南渡的过程。并称美祖先“传清白”、“守法度”的节操。次叙身值

     颜之推
    0万字2个月前
  • 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

    历代诗总集。四百八十六卷。清陈廷敬奉康熙皇帝旨编纂。陈廷敬(1639—1712)本名敬,奉旨改为廷敬,字子端,号说岩,泽州(今山西晋城)人。顺治十五年(1658)进士,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咏物诗为中国古典诗歌之重要门类,自上古即有咏物之作。此编“包罗诸品,荟藂群材”,上自天地日月宇宙之大,下及草木鸟兽鱼虫之微,无不囊括以尽。全书共分四百八十六类,又附见四十九类,起于上古,下至明末,收录历

     陈廷敬
    115万字2个月前
  • 放翁诗选

    宋诗别集选本。有《四部丛刊》本,书题为《精选陆放翁诗集》。分《前集》、《后集》、《别集》三部分。《前集》,南宋末罗椅编选。椅字子远,号涧谷,宝祐进士。该集只加圈点而无评批语,前有序,落款为“大德辛丑立夏日適孙憼百拜谨识”,可知此集于“大德辛丑”(1301)夏由罗椅之孙罗憼再刻。又序中有“善和书卷存者仅十一於千百”之语,可知前此尚有“善和刻本”。《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曰:“元大德辛丑其孙憼始刻之”

     罗椅
    5万字2个月前
  • 相国寺公孙合汗衫

    简名《合汗衫》、《汗衫记》。杂剧剧本。元张国宾作。四折,末本。采用《太平广记·报应类》之《陈义郎》、《崔尉子》、《李文敏》中合汗衫故事敷衍而成。剧写开封当铺员外张义救助了冻馁大雪中的乞丐陈虎,其子孝友又将陈认作义弟收留家中。复有解配犯人赵兴孙过此,张妻赵氏认为义侄,资以衣银,赵拜谢而去。孝友妻玉娥怀孕逾月不产。陈虎骗其夫妻到徐州东岳庙占卜,张义夫妇赶至河边劝阻,孝友不听。老夫妇教儿媳将一件汗衫拆

     张国宾
    2万字2个月前
  • 谈艺录

    诗论专著。明徐祯卿撰。成书年代未详。书一卷,二十四则,专论汉魏古诗。其主要内容为创作论,基本观点是重情贵实。认为诗人受外界客观事物的触发而产生的感情活动是诗歌创作的源头,有了这个源头,才能由“情”而产生“气”,由“气”而生“声”,由“声”而生“词”,由“词”而生“韵”。这就把诗人的感情活动放到诗歌创作的中心地位。同时,“情”与“气”、“词”等表达得好不好,又需要借助“思”、“力”、“才”、“质”

     徐祯卿
    0万字2个月前
  • 医验大成

    医案。明秦昌遇撰。四卷。昌遇字景明,上海松江人。天资聪颖,少年时因多病而学医,遂以医名。著有《痘疹科折衷》等。晚年集平生验案类编整理成书。以抄本存世,未见刊行。此书按证分章,载衂血、咳血、咯血、溺血、便血、痰证、麻木、郁症、脾胃、泄泻等,凡二十六章,约七万言。皆为内科杂病证治。以医案为主,兼附杂论数篇。每案必详其始末,叙述脉因证治,所论引经据典,亦多经验之谈。对急危病证有胆有识,辨证精细,立法得

     秦昌遇
    6万字2个月前
  • 经脉图考

    经络学著作。4卷。清陈惠畴编撰。初刻于光绪四年 (1878)。卷一列内景赋、三百六十五骨节名数、十二经营行次序逆顺歌等39篇 卷二、卷三列十二经脉等84篇 卷四列奇经八脉等48篇。全书首列内景赋而殿以经脉图,考定差讹,合其经旨,俾学者熟读其赋,继玩其图,然后深求《灵》、《素》之藏象阴阳,彰明较著,毫发无遗。又考正营行次序、穴属尺雨起止,分别经、筋、骨度、皮部、左右上下阴阳所在,而病之终始可得。对

     陈惠畴
    8万字2个月前
  • 元始上帝毗卢遮耶说大洞救劫尊经

    元始上帝毗卢遮耶说大洞救劫尊经,全一卷 ,撰人不详,清光绪丙午年重刊道藏辑要本。

     佚名
    1万字2个月前
  • 医学摘粹

    丛书。清庆恕撰。五种,八卷。恕字云阁,满族,辽宁抚顺人。少读儒书,后因母病为庸医所误,二十七岁弃儒学医。博览群书,对徐灵胎、陈修园、高士宗、张隐庵、黄元御等诸家著作深入研讨,云阁以四大经典为理论基础,旁征博引后世名著,补充其未备,结合临症经验,摘取古医籍经典与辨证施治有关精华部分,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汇成此书。包括《伤寒十六证类方》二卷,《伤寒证辨》一卷,《四诊要诀》一卷,《杂证要法》三卷

     庆恕
    18万字2个月前
  • 明医指掌

    综合类著作。明皇甫中撰,明王肯堂订补、邵从皋参校。十卷。甫中字云洲,仁和 (今浙江杭州) 人。三代业医,承其家学,博采众家之长,结合体会,仿吴恕《伤寒活人指掌图》体裁,用歌赋、论述相结合形式,约于天启二年 (1622) 撰成此书。卷一载病机赋、经络总抄、药性歌三篇。卷二至卷七为内科杂病。卷八为五官、外科病证。卷九妇人科。卷十为小儿科。每病证均分歌、论、脉三项先予总述。继之审因分类论治。理、法、方

     皇甫中
    20万字2个月前
  • 阴符经三皇玉诀

    三卷。原题轩辕黄帝制。此书卷首有《序》,称轩辕黄帝于大山石匣中得“元始天尊《混元三皇玉诀阴符经》”,取出开看,尽为天文篆书,三百余字,分为三卷:上卷天皇、中卷地皇、下卷人皇。黄帝与百官议此经,皆不明经义,乃问于崆峒山广成子与峨嵋山天真皇人,故是书以问答形式,即先由黄帝就经文发问,再由广成子与天真皇人解答。《阴符经三皇玉诀》文中解 “阴符”二字,不外唐李筌之言。其释“上有神仙抱一之道”,是“太一舍

     佚名
    1万字2个月前
  • 太上玄司灭罪紫府消灾法忏

    太上玄司灭罪紫府消灾法忏,不题撰人。从内容文字看似出于唐宋间。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威仪类。内载一百五十位天尊名号。世人上香祝启三清上圣等众神,至心归命一百五十位天尊及四大真人,躬身忏谢,祈求诸神「校罪玄司之日,罪逐冰消;行灾紫府之时,灾随雾扫」。故名「玄司灭罪紫府消灾法忏」。

     佚名
    0万字2个月前
  • 贯斗忠孝五雷武侯秘法

    贯斗忠孝五雷武侯秘法,元张晖斋撰。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众术类。卷首有旭阳葆光真士吴升序,谓元至元年间(1335-1340)荆门贡士张晖斋偶得阴阳神印,复梦诸葛孔明教授以神印招忠孝雷兵消灭精邪之法,张氏敬受其书,乃弃俗入武当山从道。后此法由全阳赵真人传谷阳黄真人,黄真人于元末退隐南昌西山。在至正己酉年(1369)仙化,弟子吴升得此玄文,乃以之传世。据此,本书当为元代清微派或净明道道书。内载

     张晖斋
    0万字2个月前
  • 正一指教斋仪

    正一指教斋仪。全称《正一指教齐宿启仪》。相传汉末天师道有指教斋法,徒改编为指教齐仪。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威仪类。述正一指教斋宿启仪,主斋仪者自称系天师阳平治左平酆都功臣,仪中包括威仪十二法。

     佚名
    0万字2个月前
  • 道法心传

    元王惟一述。道教经书。一卷。内容主要为以易理阴阳八卦解释道教心法,认为夬卦五阳生,乾卦六阳数足,神气必合,必待震动以施号令,故阳极则阴生。剥卦五阴生,坤卦六阴数足,皈根复命,保气养神,阴极则阳生。周而复始,生生化化之道,未尝间断。收有万法归心图、先天元精图、先天元气图、先天元神图、归根复命图、雷霆得中图、阴阳变化图等。为研究元代道教思想史的参考文献。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

     王惟一
    1万字2个月前
  • 程氏易原

    南宋程大昌撰。八卷。《四库全书》录《永乐大典》本。程氏以两汉以来,《易》义之纠纷至甚,因作此书以贯通之,苦思力索,四年而成。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谓:其书“首论天地五十有五之数,参之河图、洛书、大衍之异同,以此为《易》之原也。以及卦变、揲法,皆有图论,往往断以己见,出先儒之外。”《四库全书提要》云:程氏“虽排斥先儒,务申己说,不能脱南宋之风气。然其参互折衷,皆能根据《大传》,于《易》义亦有所阐明

     程大昌
    5万字2个月前
  • 秘本通玄鬼灵经

    通玄鬼灵经序原名入门断入坟断之书,向系抄本,世所罕见,大抵自宋人皆不可得为憾,曩余历涉山川路出铺中,案置一帙,偶为翻阅果属此书,心窃喜甚,乃形然询价,以重金购之而归,细加玩视,具理参断,效验非常,诚足为救世金针,堪舆妙街者矣,爰是悉心校对,付诸梨枣以公同好。

     陵罗子
    1万字2个月前
  • 本草经集注

    中国古代本草学著作。陶弘景约撰于南北朝南齐永元二年 (500) 前后。本书是南北朝时期全面整理注释《神农本草经》的著作,历代无刊本,现仅存隋唐时期写本残卷2种,其一出土于敦煌,存卷一 “序例”部分,曾于1915年题名 《开元写本本草经集注序录残卷》影印入 《吉石庵丛书》,1955年上海群联出版社题名为 《本草经集注》再次影印。其二出土于新疆吐鲁蕃,仅存燕屎等4种药物残文。其内容除《神农本经》36

     陶弘景
    14万字2个月前
  • 略读指导举隅

    是一本着重指导怎样略读的教师用参考书。叶圣陶、朱自清合著,商务印书馆1943年1月出版。书中列举了《孟子》、《史记菁华录》、《唐诗三百首》、《蔡孑民先生言行录》、《胡适文存》、《呐喊》和《爱的教育》等七部书作例子,体裁包括经籍、诗歌、专集、小说和名著节本。对每部书都写了“指导大概”。在《前言》中著者论述了略读训练的重要性,指出,“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

     朱自清
    15万字2个月前
  • 先秦学术史

    收录傅斯年有关先秦学术研究的相关内容。主要内容包括:战国子家叙论、与顾颉刚论古史书、论孔子学说所以适应于秦汉以来社会的缘故、战国文籍中之篇式书体等内容。

     傅斯年
    6万字2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