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
  • 医学集成

    综合类著作。清刘仕廉纂辑。四卷。仕廉字清臣,双流(今属四川)人。采集诸家学说整理而成,刊于同治十二年(1873)。卷一为医学总论,论及阴阳、脏腑、诊法等中医基本理论问题 卷二至卷三,介绍伤寒、温疫、内科杂病、妇产、小儿及疮疡诸证 卷四为医案、十四经脉图、经穴歌等,并附程钟龄医门八法。有同治十二年原刊本,光绪十二年 (1886)益元堂刊本,一九二一年双流刘氏刊行本(有图象),益新书局石印本,题名

     刘仕廉
    13万字2个月前
  • 群仙要语纂集

    群仙要语纂集,元末明初道士董漌醇编集。二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此书节录部分道书中有关修炼之理论,重加纂集成编。所录道书有《日用诀》、《关尹子》、谭峭《化书》、吴筠《玄纲论》、张继先《大道歌》、《心说》、王嚞《论打坐》、《坐忘铭》、曹仙姑《大道歌》,王玠《还真集》、白玉蟾《玄关显秘论》、马钰《丹阳真人直言》等。全篇大旨以论述静心守一,养气全神,识心见性。归根覆命等理论为主。

     董汉醇
    2万字2个月前
  • 急救仙方[道藏本]

    急救仙方,原不题撰人。约出于明代。十一卷,收入《正统道藏》太平部。另有《四库全书》本六卷,是从《永乐大典》中辑出。此书内容分三部分。前三卷为明朝徐守贞所撰〈妇产急救方集〉,言救治妇产科疾病之方。分作妊娠诸疾品、产难诸疾品、产后诸疾品、妇女杂病品。卷四至卷五为〈济阴品〉,撰人不详。后六卷又为另一书,内言救治外科疾病方。分作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治伤损方、疗疮治法、秘传五痔品、上清紫庭追痨方。可见此书乃

     佚名
    6万字2个月前
  • 无上玄元三天玉堂大法

    道教经书。不著撰人。卷一末尾有上清大洞三景法师路时中附记,称于宣和庚子(1120)上元夜入室存真,见赵升谓其有秘书藏于句曲山三茅大山之顶,后果于其地得石函帛书一卷,因厘为二十四品以传世。卷二十八末尾又有路时中称以上七品格言并大观元年(1107)正月十五至七月初七累受大教主天君密降口诀,后至宣和元年(1119)品书禁书并降笔以传真。绍兴戊寅(1158)天君降靖中授路时中与弟子翟汝文,于是得亲闻笔记

     路时中
    9万字2个月前
  • 神仙感遇传

    五卷。五代蜀杜光庭撰。道教中常有假托神、人相遇之事以感众。杜光庭撰《神仙感遇传》,就是辑录古今之人与神仙感应相遇之事,令人去向往追求。书中记述人神相遇的故事七十五条,每条都以遇仙者名号为题。所记故事虽为道家假托神异之说,但往往引之有据。如《李筌》条,是采自《阴符经注序》《虬髯客》条,出于唐人小说,如此等等,知其并非杜撰。据此书第五卷末称“后有缺文”,知其非全,不知除此七十五条之外还缺多少条。据《

     杜光庭
    3万字2个月前
  • 正一敕坛仪

    正一敕坛仪。撰人不详,似出於南北期或隋唐。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威仪类。述以剑水咒诀召诸神来坛之科仪。

     佚名
    0万字2个月前
  • 冲虚通妙侍宸王先生家话

    坤虚通妙侍宸王先生家话。宋王文钾撰。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正一部。宋王文卿述雷法。

     王文卿
    1万字2个月前
  • 朱文公易说

    南宋朱熹说,朱鑑编。二十三卷。《通志堂经解》本。朱鑑系朱熹之长孙,以荫补迪功郎,后仕之吏部侍郎,湖广总领。此书《宋志》失载,《宋志补》及《经义考》始载之。原本前有淳祐壬子(1252年)子明《自序》,称先文公有《启蒙》、有《本义》,皆所以发明往圣前贤之意,是编盖取诸门人记录问答之语云。此书所采,为朱熹《易》学专著之外散见于《朱子语类》之《易》说,依经传次序厘为二十三卷。《四库全书提要》指出:“朱子

     朱鉴
    24万字2个月前
  • 陆先生道门科略

    简称《道门科略》。《陆先生道门科略》是南朝梁代道教的科范著作。陆先生即陆修静。本书见收于《正统道藏》太平部。一卷。其中记载天师道流传的设靖立治统治道民之法。凡奉道之家须设靖室,用以祠神。凡道民皆编户著籍,并以此“命籍”上于三天及宅神,宅神加以保护,若不按此登录,则宅神还天,丧疾自至。此道籍主司阴阳,阳世则统计道民户口,收缴租米税钱。

     陆修静
    0万字2个月前
  • 横渠易说

    易学著作。北宋张载著,亦称《易说》。三卷,《上经》一卷,《下经》一卷,《系辞传》等十传为一卷,末又有《总论》十一则。所谓《总论》十一则,实际是零简片断的若干佚文,1978年中华书局整理出版的《张载集》分别将《总论》移到有关各文之下,逐条注明。本书是张载较早的著作,其以“气”为万物之本的唯物论观点已经基本形成。他认为“天惟运动一气,鼓万物而生,无心以恤物”。“凡有皆象,凡象皆气”。著于宋仁宗嘉祐二

     张载
    7万字2个月前
  • 戏剧论

    文学理论集。郁达夫著。上海商务印书馆1926年7月初版。分6章。前2章论述戏剧的特点和希腊民族戏剧发达的原因及其发展的历程后4章探讨近代戏剧的发生、发展与分化以及所反映的生活内容、表现形式与技巧等。

     郁达夫
    2万字2个月前
  • 闺范译注

    一名《吕新吾先生闺范图说》,四卷。明吕坤撰。此书是吕坤为山西按察使时所作,共四卷。前一卷为嘉言,皆采六经及 《女诫》、《女训》诸文为之训释。后三卷为善行,分女子、妇人、母道各一卷。先叙其本事,并绘图于上方,末附以赞文。言词颇为浅近。通俗易懂。此书当时曾传入宫中,神宗看过后,将此书赐给郑贵妃,郑贵妃又重刻之。后所谓“妖书案”起遂以此书为口实。

     吕坤
    26万字2个月前
  • 官弈经

    《》是明朝重臣张居正的作品,它也是唯一一部专门论述官场博弈的古代典籍,由于张居正的特殊地位和显赫政绩,《官弈经》也一直为人们所重视。张居正是中古代唯一的顺风顺水改革家,他的成功秘要在《官弈经》中有多重展现。清代名臣曾国藩对《官弈经》研悟颇深,他说:“官之荣辱,尽在弈中。”

     兵书大全
    0万字2个月前
  • 读史述九章

    《读史述九章》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一组咏史诗,所咏者依次为伯夷与叔齐、箕子、管仲与鲍叔、程婴与公孙杵臼、孔门七十二弟子、屈原与贾谊、韩非、鲁二儒、张挚。全诗九章,每章均为四言韵语,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叙述与评论,表达了作者对人情淡薄的慨叹,流露出对故国灭亡的哀痛,抒发了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怀抱。组诗运用叙议结合的手法,结构排列颇具艺术性。

     陶渊明
    1万字2个月前
  • 饮水词

    清词别集。纳兰性德撰。康熙十六年(1677),与纳兰性德胸襟相似、志趣相投的爱妻卢氏的去世,给纳兰短暂的一生增添了悲剧色彩。此后悼亡之吟不绝。由“侧帽风前花满路”到“如鱼饮水,冷暖自知”(见《五灯会元》集名《饮水词》取此语义),反映了纳兰心情和词风的变化。《饮水词》哀感顽艳,得南唐二主之遗,风格清新婉丽,抒情真挚,描写生动自然,不事雕琢,惟情调过于感伤。纳兰性德,以南唐词风著称,论词尊李煜,曾云

     纳兰性德
    2万字2个月前
  • 历代赋汇

    赋总集。清陈元龙辑。一百八十四卷。元龙字广陵,号乾斋,浙江海宁人。康熙进士,授编修,累擢广东巡抚,在粤有治河政绩。后授文渊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元龙工诗,有《爱日堂诗》二十七卷,又辑有类书《格致镜原》。奉旨修纂赋总集。此书以前人成果为基础,又广搜博采,戮力网罗,连散见于类书杂著中之零星句段亦一并录出,成于康熙四十五年(1706)。收先秦至明代各类赋作三千八百三十四篇。以类划集。正集一百四十卷,专

     陈元龙
    220万字2个月前
  • 梅真同他们

    四幕剧,林徽因著,载《文学杂志》创刊号(1937年5月),1卷2期、3期(1937年6月、7月)。(第一幕)30年代的一个冬天,李宅的丫环梅真同李家四小姐李文琪商议着请李的同学朋友来家吃饭。这时被亲戚们误认为有口头婚约的李家大小姐李文娟的“男友”唐元澜来问李家二少爷李文靖从外地回来了没有。唐元澜对李文娟并无感情,而亲友们却尽力撮合。(第二幕)李太太一直把梅真当干女儿看待,从小送她上学,这次请客,

     林徽因
    4万字2个月前
  • 破莺燕蜂蝶庄周梦

    元杂剧剧本。又作《老庄周一枕胡蝶梦》。简名《庄周梦》。史樟(史九敬先)撰。末本。剧演大罗神仙在天庭因失笑得罪,被贬下界转生为庄周。蓬壶仙奉玉帝敕命,领风花雪月幻化4妓以迷之,待太白金星前来点化。庄周不悟,遂被4妓推下涧去,使其迷路。遇道士点化,亦不悟。太白金星再化为李府尹,使莺燕蜂蝶4女以作诗点拨,庄周依然迷恋花酒。太白金星再差桃柳竹石4女为之炼丹,最后由三曹官将4女捉回,庄周方才证果还元。事属

     史樟
    1万字2个月前
  • 凰求凤

    一名《鸳鸯赚》。传奇。 清李渔撰。二卷。三十出。渔有《笠翁传奇十种》已著录。此剧乃十种曲之一。 约清初成书。据作者所著小说《连城璧》中《寡妇设计赘新郎,众美齐心夺才子》改编。写金陵书生吕曜才貌双全,妓女许仙俦美而能诗,二人相爱,吕答应娶许作妾,但需娶正室之后才能接她。许仙俦即为吕曜寻觅佳偶,得知曹氏女淑婉才色无双,欲为之聘娶。又有缙绅乔国用女梦兰,才貌仅次于淑婉,钦慕吕曜,欲以身相许,得知许仙俦

     李渔
    6万字2个月前
  • 张千里医案

    医案。清张千里(1782—1839)撰。五卷。千里字子方,号梦庐,后珠村(今浙江桐乡)人。家清贫,博学能文,以品学和医术闻名于时。以禀贡生历署绍兴府教授、新城县训导。其医案遗稿辗转传抄,至一九二三年由裘庆元收入《三三医书》刊行。书中按证分类,载中风、暑温、湿、火、燥、咳嗽、肿胀、疝、诸痛、癎厥、疟疾、痿躄等数十种证治,约二万余言。每类若干案例,每案简述症、因、脉、治,间附按语。辨证精细,施治灵活

     张千里
    5万字2个月前
  • ?溪秘传简验方

    近代医家陆锦燧编著的一部中医方剂学著作,该书汇集了陆锦燧的用药方法和临床经验。中医古籍出版社20040901出版,以1918年之《?溪单方选》、《?溪外治方选》石印本为底本合订,并据《?溪陆氏医述》本参校。

     陆锦燧
    16万字2个月前
  • 十戒功过格

    题孚佑上帝纯阳吕祖天师示定,有吕纯阳〈序〉及柳守元题词。柳守元有《三坛圆满天仙大戒略说》,收入《道藏辑要》张集,似为清初人。十戒,指一戒杀、二戒盗、三戒淫、四戒恶口、五戒两舌、六戒绮语、七戒妄语、八戒贪、九戒嗔、十戒痴。每戒下分若干种过、若干种功,要求人对照功过格自省自警。为清代流传劝善书中影响较大的一种。收入《道藏辑要》张集、《藏外道书》戒律善书类。

     吕洞宾
    3万字2个月前
  • 上清太极真人神仙经

    《上清太极真人神仙经》,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盖系南北朝或隋唐上清派道士编集。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本书辑录数种六朝上清派经典法诀。主要有《太极真人服四极云牙神仙上方》、《清灵真人说神宝经》、《太上明堂玄真上经》、《上清金阙帝君灵书紫文》、《三元真经诀》、《真一经口诀》。以上诸经方要诀,言思神服气、诵咒吞符、拘魂制魄、吞食日月精华、按摩沐浴等道法,皆为早期上清派修炼之方术,旨在招真降灵

     佚名
    1万字2个月前
  • 盘天经

    盘天经,撰人不详。似出于宋元。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此经为占卜之书。内有占星斗法、占风法、占六甲五卯法、占日月法等。主要根据天气在星斗、银河、日月及六甲五卯之间变化移动情况,预测气候变化和社会人事变动。经文为排偶句式,后附注解。文中引用《神枢灵辖经》、《轩辕氏六壬占经》、《岁月日时占法》、《感情符》等古代占卜书。

     佚名
    1万字2个月前
  • 道门经法相承次序

    道门经法相承次序,原不题撰人,书中载唐天皇(唐高宗)问道于中岳潘尊师(潘师正),当系唐代上清派道士所作。南宋《秘目》着录此书一卷。今《正统道藏》本分作三卷,收入太平部。此书内容可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上卷一至八页)概述道教及道门经法肇起原由,并解释三天、三洞 、三君、十二部经、三乘、三界、四等、六度行、六根、四大、五荫、三业、五苦、三涂等名同术语乏义,第二部分(上卷九页——下卷二页)是唐高宗与潘

     佚名
    2万字2个月前
  • 谷神篇

    谷神篇,元朝玄巢子林辕撰述。二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卷首有大德八年(1304)作者序文,自称曾遇至人指点修真之要,遂披览群经,参寻众论,积成此稿。其书为诗文集,内载论说三篇《大药还丹诗》二十五首、《火候行持诗》五十三首、《水调歌头》词六首,末附炼丹图四种。各篇皆论述内丹道法,其说以元气为三才立命之基,人生之根本。认为人唯有薄名淡利,炼气修丹,以保此身长生,返老还童,才是「了身第一艺」

     林辕
    2万字2个月前
  • 南岳总胜集

    据《四库未收书目提要》可知,为宋道士陈田夫撰。原3卷。《道藏》本仅1卷,盖是中卷。述南岳宫观及部分神仙。

     陈田夫
    1万字2个月前
  • 真武灵应护世消灾灭罪宝忏

    真武灵应护世消灾灭罪宝忏,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当出于宋代。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威仪类。本篇乃元始天尊告妙行真人云:常念众生处于三毒十恶之世,被六天魔王、五府瘟曹等妖邪伤害。天尊乃命北方真武神将巡察诸天,录善伐恶,辅正除邪。天尊又垂示消灾免厄之法,谓众生常以三元八节、甲子庚申等日,烧香持斋,志心归命朝礼北方四十九位灵应天尊,谢过忏悔,即可消诸罪戾,免受厄难。本篇部分内容文字与《太上说玄

     佚名
    0万字2个月前
  • 北帝说豁落七元经

    《洞玄灵宝三洞奉道科戒营始》卷4著录《上清太微帝君豁落七元上上符箓》,为六朝符箓,本经当与之有关。述醮祭科仪,并附符。北帝向七真述斋法,燃灯行道。

     佚名
    0万字2个月前
  • 赵氏易说

    南宋赵善誉撰。善誉字静之。释经之作。是书流传不广, 故 《经义考》 称已佚。今有 《四库全书》据 《永乐大典》辑成本,但缺豫、 随、无妄、大壮、晋、睽、蹇、解、中 孚等九卦。《宋史·艺文志》及陈振孙 《直斋书录解题》俱作二卷。四库馆臣 以文繁而厘为四卷。《丛书集成》亦收 入,四卷。该书推画卦命名之意,以贯 通六爻之旨。于诸卦取义相似者,多参 互以尽其变,往往有精理。

     赵善誉
    4万字2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