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
  • 太上洞渊辞瘟神咒妙经

    太上洞渊辞瘟神咒妙经,撰人不详。盖为唐代道士所作。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经文乃元始天尊为洞渊天尊所说,用于消除瘟疫。内称下界生民遭遇瘟疫,皆因不敬三宝,呵天骂地,心行谄曲,为非造罪。又称五帝使者奉持天符文牒,行于诸般疾疫。患者应低声下气,礼谢辞遣。于家中建立道场,焚香诵经,即可消灾。

     佚名
    0万字2个月前
  • 太上洞玄灵宝护诸童子经

    太上洞玄灵宝护诸童子经,撰人不详。盖系唐宋道士所作。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本文类。经称世间男女身处浊世,出入门户常触犯恶星丑宿,致有灾祸。若能虔心祝诵,或读诵此经,将有北斗七星童子、五神童子及十方诸善童子前来卫护,降福消灾。「使诸男女或求嗣胤,或保长年,普谢诸灵,皆如是愿」。

     佚名
    0万字2个月前
  • 仁术便览

    方书。明张浩撰。四卷。浩字清泉,临邑 (今属山东) 人。张氏采撷《千金方》、《外台秘要》 、《和剂局方》 、《三因极一方》 、《类证活人书》 、《证治准绳》等明代以前各家名方,及民间单方、验方共一千三百余首,分类编成此书。包括中风、厥病、痛风、中寒、伤风、伤寒、中暑等九十四类。按内、外、妇、儿之序排列。每类病证之下,先设总论,次列诸方,方下则述其适应证、药物组成和服法。其中不少单方、验方随手可得

     张浩
    14万字2个月前
  • 太上老君说安宅八阳经

    经名:太上老君说安宅八阳经。撰人不详,约出於唐宋间。假托太上老君为太极真人说诵经安宅之法。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本文类。“匡”字缺笔避宋太祖名讳,称玄武,当为宋真宗大中祥符八 年(1015年)前古籍。太上老君答太极真人问,劝人转经禳谢,以 退一切恶煞恶鬼,获龙神匡赞,保佑建筑、蚕桑、百福咸臻。

     佚名
    0万字2个月前
  • 周易举正

    三卷,旧题唐郭京著。序称得王弼、韩康伯手写真本,以校流行本、国学与乡塾之本,所改正135处,273字。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辨正,此书为宋人所托,是否唐有郭京不知其可。但能推究《易》理,因而为朱熹《易本义》所取。《津逮秘书》本。按撰者《序》称:郭氏曾得王弼、韩康伯手写之《周易注》真本,遂用以比校当世所流传之各种本子,举其错谬而纠正之,故曰《周易举正》凡所改定之处,皆以朱墨书别之。《四库全书提要》

     郭京
    1万字2个月前
  • 六壬粹言

    八卦书自伏羲,而文王演之。六壬受于黄帝,而太公传之。旗鼓相当,功力悉敌也。自各秘其术,言人人殊,世所行者惟《大全》中之《毕法》,《指南》中之《会篡》,如车之有轨。然《毕法》则随手拈来,意尽而止。《会篡》则引而不发,未放厥词。余殚精竭虑,寒暑不辍者七载,见前人一词之善,一简之合,即捃摭焉而纳之于其中,分汇推移,理其部署。时有稍露隙明,畅申微义,亦不过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以求斯理之明彻而止,而不敢

     刘赤江
    9万字2个月前
  • 颅囟经

    中医儿科学著作。二卷(一作3卷)。东汉卫汛(一作卫沈)撰。卫汛,汉魏间医家。张仲景弟子。精医术,有才学,名闻当时。相传撰有《四逆三部厥经》、《妇人胎藏经》、《小儿颅囟经》,均佚。因小儿初生颅囟未合,证治各别,故取以名其书。本书首记儿科脉法,次列病症,详细地论述了小儿惊痫、疳痢、火丹等症,载方42首。原书自明以后亡佚,有辑佚本。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儿科专著,为我国儿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关于作者,一

     卫汛
    1万字2个月前
  • 红楼梦新谈

    二十世纪著名红学家吴宓先生红学著述结集。吴宓一生钟爱《红楼梦》,在《红楼梦》传播普及和红学研究方面都做出过重要贡献。由于种种原因,他的红学著述此前并未系统整理出版。为了便于当代读者了解他的红学观点,我们尽力将他的红学著述汇为一辑。吴宓的红学观点,既见诸其所发表的论文、书评,也见诸其日记、书信,有些相近的观点在不同场合也会有不同的阐发。《红楼梦新谈》主体收录了吴宓有关《红楼梦》的论文、书评、讲义等

     吴宓
    12万字2个月前
  • 胡适19堂文学课

    本书为胡适《白话文学史》《国语文学史》合编本,形成一部完整的19 堂大学讲课录,文化大师胡适写给年轻人的极简文学史,以独特视角讲解中国文学精髓,从先秦两汉讲到魏晋隋唐,通俗易懂的19堂文学课,有助快速提升读者人文知识,一经问世,备受好评。

     胡适
    19万字2个月前
  • 辛弃疾词选

    收入了宋代著名词人辛弃疾的传世名作数十篇,每首诗作均有详细的注释,便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原诗的内涵。该书收集量大,充分显示了辛弃疾不同时期的创作风格,对全面了解辛弃疾的诗风及当时社会风貌具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辛弃疾
    18万字2个月前
  • 雌木兰替父从军

    简名《雌木兰》。杂剧剧本。明徐渭著。明祁彪佳《远山堂剧品》以此剧入“妙品”,说:“腕下具千钧力,将脂腻词场,作虚空粉碎。汤若士尝云:‘吾欲生致文长而拔其舌。’夫亦畏其有锋如电乎?”明王骥德《曲律》说:“徐天池先生《四声猿》,故是天地间一种奇绝文字。《木兰》之北,与《黄崇嘏》之南,尤奇中之奇。”又说:“客问今日词人之冠,余曰:‘……于南词得二人:曰吾师山阴徐天池先生——瑰玮浓郁,超迈绝尘。《木兰》

     徐渭
    0万字2个月前
  • 老圃集

    诗别集。二卷。宋洪刍撰。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著录《老圃集》一卷,但此集所收并非其诗作全部。周紫芝跋云:“此其所载,意其多晚年之作,与昔所见殊不类。”(《书老圃集后》)此跋作于南宋高宗绍兴二十二年壬申(1152年)春,云:“滑台刘德秀借本于妙香寮,乃书以还之。”可见在南宋即已有刻本流传。清沈涛《洪老圃集跋》云,宋人诗话及《合璧事类》所载驹父诗不见此集者甚多又言宋“谢枋得《秘籍新书》言驹父平生为诗

     洪刍
    1万字2个月前
  • 戏鸥居词话

    清代词话著作。1卷。毛大瀛辑录。此书主要辑录清代词家的有关本事。当时著名的词人,如陈其年、尤侗、朱彝尊的部分作品赖以保存。作者受唐宋以来本事词的影响,专辑文人与某女子相关的风流韵事,不讲究思想内容,也不重视作品的文学价值,其编辑倾向是值得批评的。但书中个别条目,也可令后人参考,如记曹贞吉赠柳敬亭词,真实地记录了柳敬亭这位著名平话艺人在当时享誉都城的情况。再如记瞽人陈孟周填〔忆秦娥〕二阕,郑板桥惊

     毛大瀛
    0万字2个月前
  • 杀狗记

    全名《杨德贤妇杀狗劝夫》,古代南戏剧本。作者不详。清朱彝尊《静志居诗话》述及元末明初时徐撰南戏《杀狗记》,多从此说。明徐渭《南词叙录·宋元旧篇》有《杀狗劝夫》,徐或系据其改编。元萧德祥有《杨氏女杀狗劝夫》杂剧,这两部作品的先后关系尚无定论。现存多为明人改本,题名多为《杀狗记》。有明汲古阁原刊本,清暖红室刊本,《古本戏曲丛刊》本。与《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合称为“南戏古曲四大家”。全剧3

     佚名
    6万字2个月前
  • 风骚旨格

    诗论。唐人齐己撰。一卷。己有《白莲集》已著录。此编分题论诗,其题为:六诗、诗有六义、诗有十体、诗有十势、诗有二十式、诗有四十门、诗有六断、诗有三格。题下有分论,且引诗一句为证。表现出唐人研究诗体、诗理之一种方法,虽则细致、规整、而终为仅重形式,无济于创作与鉴赏。全书分8部分讲示诗的做法,各以2句或4句诗为例,不加解释。“六诗”、“六义”等题,沿袭传统儒家诗论的说法从所选用的空灵,谈远的例诗中,反

     齐己
    0万字2个月前
  • 疬科全书

    外科著作。清梁希曾著。一卷。希曾字柘轩,嘉应(今广东梅县)人。有感于时医治疗瘰疬病之疗效不佳,且易留后遗症,遂细心研究十余年,颇多心得,验之临床疗效满意。将其经验集为一帙,成书于宣统元年(1909)。首列点疬药品与点疬方法,次叙辨疬治疬法,根据临床表现的不同,采用不同治法,多为内外合治。继叙辨疬养疬法,强调治疬须分虚实寒热,提出辨疬不可拘泥古人分经络之说,可总以热痰、寒痰、实证、虚证概括之,并分

     梁希曾
    1万字2个月前
  • 类编朱氏集验医方

    南宋朱佐编撰。该书是一部方书,全书共15卷,载方900余首。其特点是汇集了历代效验医方。 以疾病分类,共分为15大门类,包括了内、外、妇、儿、五官临床各科的内容。每一疾病都先立论,后列方,间附效验之医案。载方多为宋以前方剂,不仅收录历代医书之方,而且收录了许多士大夫家藏秘方及笔记小说中记载的医方,内容丰富,颇具实用价值。对学习中医理论,指导临床实践均有很大的帮助。

     朱佐
    13万字2个月前
  • 太上紫微中天七元真经

    太上紫微中天七元真经,撰人不详。约出于南北朝末或隋唐。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此经内载七元真人所说咒诀七首,据称持诵此咒,可长生久视,消灾度厄,招真伏魔。 按《正统道藏》正一部群字号收入七篇经文,即《北帝说豁落七元经》、《七元真诀语驱疫秘经》、《七元璇玑召魔品经》、《元始说度酆都经》、《七元召魔伏六天神咒经》、《七元真人说神真灵符经》、《太上紫微中天七元真经》。此七篇经文乃北帝七元真人所说

     佚名
    0万字2个月前
  • 温病正宗

    温病学著作。民国王松如编撰。1937年刊印。是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为学说辨正,凡温病解释之正误、温病真理之探源、温病瘟疫之辨析、温病学说之折中4章 下篇为正宗辑要,凡通论、分论、辨脉、分症4章篇后附方。以前人立说各异,学者未易通晓,必得其纲领,然后千蹊万径不难殊途同归,故上篇备列各家学说,不加论断,以学贵自悟 下篇乃汇列各种温病名目,采名家治法,以定其去取。统系厘然,有条不紊,梗概皆备,有助于学者

     王松如
    9万字2个月前
  • 太上大圣朗灵上将护国妙经

    太上大圣朗灵上将护国妙经,撰人不详。一卷,收入《万历续道藏》。经文乃义勇武安王崇宁至道真君关羽登坛演说,宣扬因果报应及儒家纲常伦理。劝人作忠臣孝子,为善去恶,省身寡过,不可利己损人。宋徽宗宣和五年(1123)敕封关羽为「义勇武安王」,本书当出于其后。

     佚名
    0万字2个月前
  • 先天金丹大道玄奥口诀

    先天金丹大道玄奥口诀,北宋末上谷总管霍伯玉撰述,其子霍济之刊行,书成于南宋宝祐丁巳年(1257)。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众术类。卷首及卷末有序跋,谓霍伯玉从其岳父处得金丹图,后又遇武当山赤脚陈真人授以丹诀,遂合之而撰此书。其子霍济之继承父志,编次刊行。书中有《归根图》、《金丹药物直指图》,据称此图经林灵素鉴定,即陈抟之心书。又有《口诀直指》、《金丹大道指述颂》十二首。图书及口诀颂诗皆叙内丹

     霍济之
    0万字2个月前
  • 太上洞渊北帝天蓬护命消灾神咒妙经

    元始天尊述善恶因缘、六天宫门,劝人念六天门名、诵天蓬神咒,以获天蓬大将佑护。

     佚名
    0万字2个月前
  • 伤寒标本心法类萃

    简称《伤寒标本》。伤寒类著作。金刘完素撰。二卷。完素有《素问玄机原病式》已著录。上卷载以伤风、伤寒、中暑、中湿四证为始,至劳复、食复共四十六种杂证。下卷则集麻黄、桂枝五十二方。书中反映出刘氏学术思想和治疗外热病的体会,对后世医家颇有影响。如以凉膈散、天水散、益元散等方治疗外感热病表证,黄连解毒汤、三一承气汤治疗里证,以双解散、通圣散为表里双解之剂,“其言实超出乎朱奉议之上,然亦大变仲景之法者也。

     刘完素
    2万字2个月前
  • 仿寓意草

    医案著作。2卷。清李冠仙(文荣)撰于道光十五年(1835年)。此书仿喻昌《寓意草》之叙述体例撰写而成,共载病案34例,上卷16案,下卷18案。主要为内科杂证。书中亦采用先议病,后议药的形式,详述疾病始末、病因、病史及诊疗全过程,从中体现其审证求因、辨证施治的风格。学术上推崇仲景,善于权变,自谓“得古人法外之法者”。此书现存光绪十三年(1887年)刻本及《三三医书》本等。

     李冠仙
    4万字2个月前
  • 太上老君内日用妙经

    太上老君内日用妙经,撰人不详。似出于宋代。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本文类。经文言内丹修炼之法。谓人身中有七宝,「精是水银,血是黄金,炁是美玉,髓是水晶,脑是灵砂,肾是王车璖,心是珊瑚。此是七宝,归身不散,炼就大药,万神尽登仙矣」。经文教人一心内守,调息绵绵,聚五行真气,结成刀圭,神炁相结而成九转大丹。

     佚名
    0万字2个月前
  • 读易详说 [四库本]

    十卷,宋李光著。又名《易传》。《四库全书》录《永乐大典》本。诸家书目或题《读易老人解说》。此书多援引史事,解说《易》旨,与杨万里《诚斋易传》并为“以史证《易》”之代表作。其书早佚,朱彝尊《经义考》注未见。存《永乐大典》,但原阙豫、随、无妄、睽、蹇、中孚六卦及晋卦六三以下。《永乐大典》中又缺其复卦的《大象》与后四爻,大畜卦亦一字不存,《系辞》以下无解。故疑其有脱落。此书观象玩辞,依经立义,以经义明

     李光
    0万字2个月前
  • 六壬兵占

    六壬非为用兵而作,而五行生克制化与夫王相死生之用理可相通,故兵家亦多取为占验。《唐志》有李靖《玉帐经》一卷,李筌《六壬大玉帐歌》十卷,彭门《玉帐歌》三卷,其馀若胡万顷《军鉴式》之类,不可胜数。然流传既久,大抵出自术士伪托,非其本真。《新唐书·李靖传》赞,谓世言靖精风角、鸟占、云祲、孤虚之术,故善用兵,是不然,特以临机果,料敌明,根於忠智而已。可谓知言。为将者苟能如靖之决策制胜,即一切游都、天目玉

     佚名
    5万字2个月前
  • 兵要望江南

    古代占验书。唐易静撰。一卷。中有《望江南》词五百首。分为占星、占梦、占六壬、占厌禳等二十六类。北京图书馆有旧抄本,今收入张璋、黄畬《全唐五代词》。《崇文总目》兵家类著录“《神机武略兵要望江南词》一卷”。原题武安军左押衙易静撰。明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保定府刻本题《李卫公望江南集》一卷。《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于“兵家类存目”中著录此书。其文为:“《兵要望江南歌》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是书详述兵家

     易静
    7万字2个月前
  • 谈欣赏

    本书精选朱光潜先生关于艺术作品及生活趣味的文章,帮助读者借朱光潜的眼睛看世界,学会去欣赏一幅画、一首诗、一篇文章、一部戏剧,发现寻常生活中不寻常的美。 我时常想,无论学哪一科专门学问,干哪一行职业,每个人都应该会听音乐、不断地读文学作品,偶尔有欣赏图画雕刻的机会。 ——朱光潜

     朱光潜
    8万字2个月前
  • 欧洲文学史

    本书是我国第一部关于欧洲的文学史,它主要讲述了欧洲文学发展的历史。 一九一七年四月,经鲁迅推荐,周作人进入北京大学国史馆工作。九月被聘炎北京大学文科教授,兼国史馆编纂编辑中,开始撰写《近代文学史》与《希腊文学史》讲义,合而为《欧洲文学史》,一九一八年十月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入“北京大学丛书”。全书约十万言,分希腊、罗马、中古与文艺复兴及十七十八世纪三卷。

     周作人
    10万字2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