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
  • 宋词赏析

    古代作品鉴赏著述。沈祖棻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3月出版。全书由两部分组成:“北宋名家词浅释”是一部没有写完的讲课笔记姜、张两家词札记是从作者手批的四印斋本《双白词》中辑录出来的。前者选出无名氏、范仲淹、张先、晏殊、欧阳修、晏几道、苏轼、秦观、贺铸、周邦彦、李清照等人的某些代表作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分析。作者针对听课者对宋词婉约派的艺术表现手法不易理解的现象,摆脱了某些偏见的束缚,敢于侧重艺术技

     沈祖棻
    12万字2个月前
  • 玉禅师翠乡一梦

    明代杂剧。简名《玉禅师》《翠乡梦》。明徐渭著。明祁彪佳《远山堂剧品》以此剧入“妙品”,说:“迩来词人依傍元曲,便夸胜场。文长一笔扫尽,直自我作祖,便觉元曲反落蹊径。如〔收江南〕一词,四十语藏江阳八十韵,是偈,是颂,能使天花飞堕。”清《曲海总目提要》说:“相传渭总督胡宗宪记室,宠异特甚。渭尝出游杭州某寺,僧徒不礼焉。衔之,夜宿妓家,窃其睡鞋一,袖之入幕,诡言于少保,得之某寺僧房。少保怒,不复详,执

     徐渭
    1万字2个月前
  • 江湖后集

    南宋诗总集。二十四卷。南宋陈起初编,四库馆臣重纂。此编虽名《江湖后集》,然而并非陈起原编之《江湖后集》,而是针对《江湖小集》而言,此二集皆为四库馆臣所命之名。四库馆臣检《永乐大典》,见其中有《江湖集》、《江湖前集》、《江湖后集》、《江湖续集》、《中兴江湖集》,除《江湖集》外,其他诸集并非皆为江湖派诗人之作品,从中检取《江湖小集》未收录之作,删除重复,编为一集。共收录六十六家,其中《江湖小集》中未

     陈起
    16万字2个月前
  • 西圃词说

    清田同之撰,1卷。田氏论词之流变,宗王世贞正宗、变体之说,但他认为填词应各见性情,婉约是本色,豪放亦非不是本色,这就显得比较灵活了。他认为词中有诗人之词,有文人之词,有词人之词,有英雄之词,语多中肯。田氏对词的音律,也很重视,《词说》全文征引李清照《词论》,于“别是一家”之说是独有会心的,他认为词律较诗律倍难,强调“宫商调,阴阳谐”,于字的四声和调之宫商均加讲求。他以艳丽为词之本色,但又强调不应

     田同之
    1万字2个月前
  • 张协状元

    南戏剧本。一般认为是南宋作品,作者不详。写书生张协赴考遇盗,得贫女相救,后结为夫妇。张协中状元后,虽拒绝枢密使王德用的招赘,但贫女寻夫至京,嫌她“貌陋身卑,家贫世薄”,不肯相认,竟于赴任路上剑劈贫女。后贫女为王德用收为义女,终于重圆。

     佚名
    5万字2个月前
  • 诗学源流考

    诗论。清鲁九皋撰。一卷。九皋原名仕骥,字絜非,号山木,江西新城人。乾隆进士,知夏县,有惠政,以积劳卒官。与桐城姚鼐友善。有《山木居士集》。此书以精炼的语言在较短的篇幅内概括出了一部清朝以前的中国诗歌史。作者认为诗之旨在于言志,倡导《诗经》的风雅传统,强调儒家的诗教原则,反对以诗为“嘲风弄月之具”。《诗学源流考》将中国诗史总括为一篇,不分则,实非诗话之体。持论较正,概叙历代诗家自屈骚以迄明季,几无

     鲁九皋
    0万字2个月前
  • 疡科捷径

    外科著作。清时世瑞撰。三卷。世瑞字静山,道光间外科名医,亦善治内科,经验丰富,理论精湛。时氏鉴于外科著作虽多,或详而过繁,或简而过略,乃“选集诸篇,撮取要领,汇成一书,署曰 ‘捷径’,取其便于诵习云尔”,撰成于道光十一年(1831)。上卷为疡科总论,首以十篇歌诀论述痈疡的病源、辨证、治法及预后,而后记述头、面、项、背、腰、眼、鼻、耳、口、唇、齿部常见痈疽疔疮。中卷为舌、喉、胸、乳、腹、腋、肋、内

     时世瑞
    6万字2个月前
  • 活人事证方后集

    宋·刘信甫著。《活人事证方后集》乃因前集辑成药处方未备,再辑常用之方而成之。全书无序跋,惟目录前有无名氏小引一则,略叙原委。本书与前集一致,亦为二十卷,列有总目及分目,条理秩然。计分二十七门,论及中风、心气、虚损、白浊、盗汗、中暑、瘴疟、霍乱、痰饮、呕吐、肿满、疝气、肠风、胎产、淋闭、发背、血疾、中毒、咽喉、头目、口齿、耳鼻、疹痘、汤火等各病证候,分门别类,先原其病候,次引事以证之。病源证候多用

     刘信甫
    9万字2个月前
  • 无上三天法师说荫育众生妙经

    无上三天法师说荫育众生妙经,原不题撰人。约出于南北朝。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此经乃正一天师传授阆州灵台山道士成法道。经文宣称劫运将终,有无数饿鬼出世,食人五谷,饮人肌血,使人羸瘦而死,天师愍念众生,故出此经,令成法道传布于万民。凡书写供奉此经,广积善功,或请道士建立道场,设斋礼忏者,天师即令左右真人王长、赵升等持「太上神符」,荡除一切鬼孽,使家家平安,饮食丰饶,田蚕倍收,五畜兴旺。书中有

     佚名
    0万字2个月前
  • 上清黄庭养神经

    上清黄庭养神经,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应为唐宋间道士所作。《通志?艺文略》着录作《黄庭养神经》一卷。今本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经文首先论述黄庭妙义。认为人生受声色滋味诱惑而亡失正念,虚度壮年。若能知动静出处,辅养其神,则身心安静,众邪不来。其次言呼神佩符以消灾去病之法,内称世人若遇官司、兵灾、水土不服或疫病恶气,当存念六甲值日神或本命神,并书六甲符持怀中,即可消灾;如欲辟火灾,可书写六壬六癸

     佚名
    0万字2个月前
  • 太初元气接要保生之论

    太初元气接要保生之论,撰人不详。似出于唐宋间。一卷,收入《万历续道藏》。此书言导引服气、炼丹养生之道。谓混沌之初,元气凝而成水。水为丹祖,乃五行之首,万物之根。炼丹须以此真一之水入于华池,方能交感结胎。又称此水即黑铅,其真精号真铅,长与太阳流珠和合,长养万物。水中生金。号曰白金,是真水银,乃还丹根基。采为丹基,行功进道,按「四季八节二十四气七十二候昼夜百刻」,依法修行导引、吐纳、潄咽之术,即可身

     佚名
    0万字2个月前
  • 清微仙谱

    清微仙谱,元朝清微派道士陈采编撰。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谱录类。卷首有至元癸巳年(1293)作者自序,内称:道教清微派「始于元始,二之为玉晨与老君,又再一传衍而为真元、太华、关令、正一四派。十传至昭凝祖元君,又复合为一」。按祖元君即清微派创始人、唐末广西道士祖舒。经郭玉隆、傅央焴、姚庄、高奭、华英、朱洞元、李少微其学八传至混隐真人南毕道,南毕道又传雷囦先生黄舜申。本书作者陈采自称为黄舜申弟

     陈采
    1万字2个月前
  • 太上导引三光宝真妙经

    《三洞珠囊》、《上清道类事相》等引 《三光经》、《导引三光经》。《无上黄箓大斋立成仪》卷1《斋坛安镇经目》著录《洞玄灵宝道引三光妙经》,该经当为六朝古籍。本经为《三光经》的一部分。元始天尊述导引日月三光,服气修道之法,称可升居三光宫中成仙。《太上导引三光九变妙经》也是《三光经》的一部分,大概出在此经之后。言导引三光(日、月、星),服御真气,按法修行十八年,则功成得道,气与道合,寿命无穷。但经中并

     佚名
    0万字2个月前
  • 伤寒百证歌

    伤寒类著作。宋许叔微撰。五卷。叔微有《普济本事方》已著录。许氏是研究《伤寒论》大家,为便于后学记习,于宋绍兴二年(1132)撰成此书。书中将《伤寒论》中的脉、证、方、药,及表里、阴阳、寒热、虚实等辨证要点,归纳在一百首歌诀中,并博采诸家论述,详予注释。重视八纲辨证,在“总类歌”写到:“发热恶寒发于阳,无热恶寒自阴出”,书中还设有“表证歌”、“里证歌”、“阴证似阳歌”、“阳证似阴歌”等。反映出许氏

     许叔微
    3万字2个月前
  • 霞外杂俎

    养生类著作。铁脚道人纂,明洪楩校。纂者不可考。楩字方泉,钱塘 (今杭州) 人,编有《洪楩辑刊》。本书序中谓,东谷居士敖英于山中遇老翁,见其癯然山泽之姿,似有道气,因问摄生之要,告知日服“快活无忧散”,事不如意服“和气汤”,并读“九字经”等法。临别授书,言铁脚道人所纂。书中所述多注重精神修养,所录“警身纂要十五条”系劝人为善、清心寡欲之说“摄生纂要二十八条”为养神炼气、饮食调理之道,皆是老年保健良

     铁脚道人
    0万字2个月前
  • 太上老君内丹经

    太上老君内丹经,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似出于唐宋间。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本文类。此经以《阴符经》为本,叙述内丹修炼之道。谓长生之术有三:「上有神仙抱一,中有富国安民,下有强兵战胜。」所述丹法为以神运精,气结为丹,河车运转,鼎炉烹炼。又谓修道先须修心。修心之要在洗心易行,清静六根,「勿思衣食,勿思嗜欲,勿思名利,勿思荣辱,抱一守巾」。

     佚名
    0万字2个月前
  • 三易备遗

    南宋朱元昇撰。十卷。《通志堂经解》本。此书专述《连山》、《归藏》、《周易》之旨,故称《三易备遗》。首卷述“河图洛书”,二至四卷述《连山》,五至七卷述《归藏》,八至十卷述《周易》。书前载铉翁《进书状》及元昇《自序》,书末有元昇之子士立《跋》。《四库全书提要》指出:“元昇《自序》亦兼称《三易》,而铉翁《进书状》特称其‘著《中天归藏书》数万言’,未详其故。岂以‘先天’、‘后天’皆儒者所传述,而‘中天’

     朱元升
    3万字2个月前
  • 柳庄相法

    一卷,旧题明袁珙撰。据说因少年时得遇“异人”授相术,故论人吉凶辄验。洪武末,燕王朱棣召他至北平,一见即决为“太平天子”。永乐初为太常寺丞,不久请老辞归。有《清白集》。因珙号柳庄居士,故称。相法,又称相术,观人形貌、预测吉凶的一种方术。此书辞语鄙陋不文,疑明清术士假托之作,然明清之世极为流行,与《麻衣相法》、《神相铁关刀》(旧题“宋陈抟撰,山阴梧冈山人订”)等同为江湖术士所习用。

     袁珙
    6万字2个月前
  • 庄子集解内篇补正

    对王先谦《庄子集解》作补正的著作。文学古籍出版社1958年版。近代刘武著。此书专就王先谦《集解》作补正,颇能纠正其偏失。如,《养生主》篇有“遁天之刑”语,王先谦云:“遁天刑是赞语”。刘武曰:“遁天者,逃遁自然之天性也,……可知非赞语。”此类情况颇多。刘氏能以庄解庄,故往往切中肯綮。释《逍遥游》宗旨,广引《庄子》一书《让王》、《天运》等篇出现的“逍遥”一词,所解合乎原意。对内篇各文题旨,均有深入阐

     刘策成
    13万字2个月前
  • 陈垣论文选集

    论文集,陈垣在元史、历史文献学、宗教史等领域皆有精深研究,留下了十几种专著、百余篇论文的丰富遗产。陈垣主要的著述有《元西域人华化考》《校勘学释例》《史讳举例》及《通鉴胡注表微》等,另有《陈垣学术论文集》行世。陈垣与陈寅恪并称为“史学二陈”,二陈又与吕思勉、钱穆并称为“史学四大家”。他的许多著作成为史学领域的经典,有些被翻译为英、日文,在美国、德国、日本出版,毛泽东主席称他是“国宝”。

     陈垣
    15万字2个月前
  • 中国新文学的源流

    文艺理论。周作人著。1932年9月北平人文书店出版。1932年春,周作人应沈兼士之邀,于辅仁大学作了数次关于新文学问题的讲演 邓恭三做了详细记录,后经讲演者校阅,公开出版。本书共有五讲。第一讲是《关于文学之诸问题》,包括什么是文学,文学的范围,研究的对象,研究文学的预备知识,文学的起源,文学的用处等等。第二讲是《中国文学的变迁》,追溯了中国文学两种潮流的起伏、明末的新文学运动、公安派及其文学主张

     周作人
    4万字2个月前
  • 唐享昊天乐

    组诗,十二首,武则天撰,唐高宗死后,武则天励精图治,为此,她写了《唐享昊天乐》组诗,其中第九首大意是说:我接受了唐高宗的嘱托,临朝执政治理天下。制定了平定边疆的方略,朝廷的军队神武强大。要完善先帝的政治措施,遵循先朝规定的规章制度。上天降下吉祥的征兆,大业的光辉普照天下。

     武则天
    0万字2个月前
  • 狂鼓史渔阳三弄

    明代杂剧。简名《渔阳三弄》、《狂鼓史》。为《四声猿》杂剧之一种。徐渭撰。《远山堂剧品》著录。据《后汉书·祢衡传》敷演。汉末文士祢衡死后,阴司判官将曹操的鬼魂捉到阎罗殿上,让祢衡裸衣击鼓痛骂。他慷慨激昂、义正词严,揭露曹操奸险狠毒、弄权窃国、残害忠良的罪恶。此剧创作时代,正是奸臣严嵩把持朝政、祸国殃民之时,沈炼、杨继盛等刚鲠忠直的朝臣,相继遭到迫害,作者借古喻今,针砭现实,以抒发满腔抑郁不平之气。

     徐渭
    0万字2个月前
  • 皇明诗选

    明代诗选。13卷。陈子龙、李雯、宋征舆编。该书今存有明末刻本。集前有陈子龙、李雯、宋征舆序。本集选诗不出七子手眼。李雯序说:“至于弘正之间,北地(李梦阳)、信阳(何景明),起而扫荒芜、追正始,其于风人之旨,以为大禹决百川、周公驱猛兽之功。”因此,本集选诗颇有复古倾向,陈子龙在序中说:他们罗百家,衡量古昔,攘其芜秽,存其菁英。一篇之收,互为讽咏,一韵之疑,其相推论。揽其色矣,必准绳以观其体。符其格

     陈子龙
    17万字2个月前
  • 西河词话

    词学专著。二卷。清毛奇龄撰。成书于清初。多记明末清初词坛见闻,论述词韵和体制,间附自己所作词、以及同时诸人唱和的词。书中材料,大都是当时词坛实录,具有宝贵的史料价值。如卷一云:“予少不检,曾以度曲知名,凡坊曲使人争相请教,且尝以己词令唱,故云间徐西厓赠词有云:‘晨消魂,一曲新词,雪儿争唱神仙句。’……皆是实赋。”卷二又云:“建平吴博士送予之江宁,有《念奴娇》词,尝藏之袖间。暨十年后重过其庐,出词

     毛奇龄
    1万字2个月前
  • 宦门子弟错立身

    南戏剧本。元人作,姓名不详,题古杭才人新编。该剧讲述的是河南同知完颜永康之子完颜寿马因沉迷戏剧艺术,与山东东平府散乐年轻女演员王金榜发生的一段刻骨铭心的恋爱故事。才情过人的完颜寿马,在和王金榜的相恋中,摆脱了人生迷惘,借助戏剧寻找到了生命的价值。他不顾双方家族门第的巨大反差,冲破了父亲的阻挠,一路艰辛,跋山涉水,只身追寻王金榜的家庭戏班,从河南一直赶到山东。当他以叫化子的形象与王金榜再度相遇后,

     佚名
    1万字2个月前
  • 赌棋山庄词话

    近代谢章铤著。十七卷,正编十二卷,续编五卷。广泛考评历代词集、词选、词话、词律等,而以清词为重点评述对象。所论不拘派系,主张填词以性情为第一要义。其中大部分是记与他同时之词人墨客的词作、轶事、经历等,卷帙较繁,涉及面广。谢氏认为词原出于古乐府,而乐府又多杂俗谚,填词者效之,每况愈下,因而他标榜“雅”字为宗旨。自北宋中叶以来,文人即提倡“雅词”,此种趋势越演越厉。谢氏此意,可证这种势头的发展情况。

     谢章铤
    16万字2个月前
  • 枕藏外科

    《枕藏外科》作者佚名,成书时间约为明末清初。书分“诸症”和“必用诸方”。“诸症”绘八十形图,每图一至多症不等,标示病症名称、部位,偶及性状,图后附文论其病因、病机、传变、治法、禁忌、方药、预后。图直观,文精审,相得益彰。“必用诸方”录九十余方,多汤剂,其次为散、膏、丸、饼、药酒方,方水煎,或酒、姜汤送服,外用方以敷、洗浴为主。本次整理以乾隆三十二年(1767)胡瑔刻本为底本。【图片见df版】

     佚名
    2万字2个月前
  • 濒湖炮炙法

    《濒湖炮炙法》,中药炮制书籍,明代李时珍著。本书将药物分为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谷类,分类论述各个药物的炮制方法,对后世医家有参考价值。

     李时珍
    4万字2个月前
  • 真一金丹诀

    真一金丹诀,北宋王常编集。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此书叙内丹法诀,作者自称其丹诀出自唐代钟离权、吕洞宾及施肩吾真人。分丹法为三种。其一为清虚无为炼神之法,乃神仙抱一之道,以目牛返性,混合道元为要。其二为胎息炼元气复本还元之法,乃富国安民之道,以精神内守脐元为要。其三为全形之法,乃强兵战胜之道,以金木间隔,龙虎交媾,炼黑水金丹为要。三种丹法之后有、「炼神法」、「炼气法」、「炼形法」三首

     佚名
    0万字2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