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
  • 五无反复经

    佛说五无反复经,一卷,刘宋沮渠京闻译。王舍城之梵志来舍卫国,途见耕者之子死,而其父母及奴仆等五人不愁哭,以为大逆而无反复之人(无反复者无反己而放逸也),佛说理开梵志之心。

     佚名
    0万字1个月前
  • 希有较量功德经

    隋北天竺沙门阇那崛多译。与《佛说最无比经》同。而缺发菩提心一节。

     佚名
    0万字1个月前
  • 贤首经

    佛说贤首经,一卷,乞伏秦圣坚译。并沙国王夫人颰陀师利(此曰贤首),愿闻十方佛菩萨土之名。佛为说之。次问离女身之法。佛答以十事。梵bhadra?ri,-?iri(siras之不规则女姓)。

     佚名
    0万字1个月前
  • 贤者五福德经

    高丽藏作佛说贤者五福德经。一卷,西晋白法祖译。说贤者说法得五种之福德。

     佚名
    0万字1个月前
  • 象头精舍经

    一卷,隋毗尼多流支译。佛在伽耶山文殊师利问佛菩提之义,后向诸天子说大乘法。与文殊师利问菩提经,伽耶山顶经,大乘伽耶山顶经同本异译。

     佚名
    0万字1个月前
  • 象腋经

    佛说象腋经,一卷,刘宋昙摩蜜多译。于此深经生解者,如大象之有力,故以名之。佛在灵山。与五百比丘,六万菩萨俱。舍利弗说偈叹安乐德。佛放身光集众。观文殊而微笑。文殊启问,佛唱经名。阿难请说,佛赞许之。文殊启问,佛为说六度及六三昧。次明欲入此经,如入虚空。六十增上慢比丘欲从座去,舍利弗留之,更请问佛,佛为解释,令大众获益。增上慢者得证,于是文殊重问云何学,云何行,云何住,云何修进?佛以偈答,次明信解者

     佚名
    1万字1个月前
  • 孝子经

    一卷。失译。明供养父母不若劝父母为善去恶之旨。

     佚名
    0万字1个月前
  • 校量数珠功德经

    有二:一曼殊室利咒藏中校量数珠功德经之略称。一佛说校量数珠功德经一卷,唐宝思惟译。此二为同本,校量数珠之体质而以菩提子为至极者。

     佚名
    0万字1个月前
  • 懈怠耕者经

    全一卷。全名佛说懈怠耕者经。南朝刘宋惠简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七册。耕人遥见佛来,发心欲见。寻退,欲俟闲时。佛放光集众,说其已过六佛,今又懈怠。彼人闻已,乃趋见佛,悔过闻法,得不退转。

     佚名
    0万字1个月前
  • 心明经

    一卷。西晋竺法护译。佛在灵山分卫梵志之妇畏其夫。仅以一杓饭汁施佛。佛为授记作佛。其夫亦出家证果。佛在灵山行分卫,梵志妇畏其夫,仅以一杓饭汁施佛。佛为授记作佛,并其夫亦出家证果。

     佚名
    0万字1个月前
  • 信解智力经

    一卷,赵宋法贤译。说佛五力之信解法与十力之智力。十力如常。五力者信进念定慧也。

     佚名
    0万字1个月前
  • 须摩提长者经

    全一卷。吴·支谦译于黄武二年至建兴二年(223~253)。又作如来所说示现众生经、会诸佛前经。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本经叙述印度舍卫城之须摩提长者(梵suagadha )亡故,其父母及宗亲皆苦痛不堪,佛乃为彼等宣说诸行无常,并启示皈依三宝远离苦恼之法,更阐说诸法之缘起。又本经经名为‘须摩提长者经’,经中所述亦以须摩提长者之命终为事缘,然经中多次谓‘有大长者子,名须摩提’,而与经题所称之‘须摩提长者

     佚名
    0万字1个月前
  • 参天台五台山记

    又称《善惠大师赐紫成寻记》。佛教书。日僧成寻撰。8卷。作者于日本延久四年(1072),从肥前松浦出发赴宋,至北宋熙宁六年(1073)六月护送新译佛经及佛像去日本。本书即以汉文逐日记载入宋巡礼天台山、五台山等圣迹,并蒙宋朝礼遇之事。成为了解当时中日海路交通、宋代佛教概况及其文物、风俗等的珍贵资料。后有成岛让俭校注本《删补天台五台山记》8卷。收入《大日本佛教全书》卷一一五。

     成寻
    12万字1个月前
  • 须真天子经

    凡四卷。西晋竺法护译。又称文殊师利所报法言称经、断诸法狐疑法经、诸佛法普入方便慧分别昭明持经、须真天子所问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五册。本经旨在宣扬菩萨乘之大乘佛教,内容为须真天子以三十三项问题问佛陀,继以三十二事问文殊师利菩萨,佛陀及文殊皆一一答之。

     佚名
    2万字1个月前
  • 演道俗业经

    佛说演道俗业经,一卷。乞伏秦圣坚译。佛为给孤独长者说在家之三财与出家之三业者。

     佚名
    1万字1个月前
  • 药师如来本愿经

    隋南天竺沙门达摩笈多译,与灌顶第十二经同。而无神咒,及八菩萨名。

     佚名
    1万字1个月前
  • 耶只经

    一卷,刘宋沮渠京声译。迦奈国婆罗门耶只舍外道归佛,不能受持五戒向佛还戒。佛默不答,有五鬼神来欲害之,佛放光救之得苏生,外道忏悔更受戒,即得初果。

     佚名
    0万字1个月前
  • 一切法高王经

    全一卷。瞿昙般若流支译。本经系表彰菩萨之成就过程及其功德,乃三世诸佛所示法门中之最上者,故又称一切法义王经、诸法勇王经、诸法最上王经。现收于大正藏第十七册。一切法高王之法门,乃明示出家受戒者入于僧团(四双八辈),修行僧业(三十七菩提分),乃至获得僧利(四果),证一切漏尽之阿罗汉果,复发菩提心,修菩萨行,以此回报众生及一切施主恩,并以成菩提道作如来之无上供养,故为诸佛法门中之最上者。

     佚名
    1万字1个月前
  • 因缘僧护经

    佛说因缘僧护经,失译,一卷。五百商人入海时,请僧护为说法者。迨至海中,龙王乞僧护去授四龙子以四阿含经。商人还时,僧护自海出同还。途中相失。见地狱中五十六事。次至五百仙人处一宿济度之。来见佛,问因缘。佛一一答之。

     佚名
    1万字1个月前
  • 浴像功德经

    唐迦湿蜜罗国沙门宝思惟译,与《浴像功德经》同。而圣坚所译,云四月八日。宜如佛初生时,以香水浴像。

     佚名
    0万字1个月前
  • 佛说月灯三昧经

    此经有别生经二种,皆刘宋先公译。其一题为月灯三昧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五册),又称文殊师利菩萨十事行经,一卷,存于宋、元、明诸藏中,相当于本经第六卷前半。其二亦名月灯三昧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五册),一卷,高丽藏亦收之,缩刷藏经后记推断此为历代三宝纪卷四所传安世高之译本,谓类似本经第五卷后半。本经现存梵本在一八九六年于加尔各答出版,题为三昧王(saadhi-raja),梵文大乘集菩萨学论(siks!as

     佚名
    0万字1个月前
  • 月光童子经

    佛说月光童子经,一卷,西晋竺法护译。与佛说德护长者经同本异译,稍略。其他,申日儿本经,佛说申日经同本异译。

     佚名
    0万字1个月前
  • 月上女经

    梵名candrottara -darika-arir!ha 。凡二卷。阇那崛多译于隋代开皇十一年(591)。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本经叙说印度古代毗耶离城长者毗摩罗诘之女‘月上’受记之经过。月上出生未久,忽而如八岁童女,姿容端丽,各方求婚者众。月上女遂宣告七日后将选夫婿。届期月上女凌空向大众说偈,大众闻偈而止贪欲。后遇舍利弗,与之问答深义;复诣佛所,与文殊师利等菩萨谈论,屡现神变奇瑞,并转女身成男

     佚名
    1万字1个月前
  • 越难经

    一卷,西晋聂承远译。越难长者大富而悭,死为盲乞儿,乞食至其家,打于其子。佛因之说偈。

     佚名
    0万字1个月前
  • 杂藏经

    一卷,晋法显译。记饿鬼与目连之问答。前半皆鬼问,目连答。后半更有多种因果,又有现在国王出家等种种缘。又一华献佛,罗汉及弥勒,亦不知其果报边际,俟成佛乃知之。

     佚名
    1万字1个月前
  • 造立形像福报经

    全一卷。译者不详。约译于东晋时代(317~420)。又作造佛像福报经、造立形像经、形像福报经。收于大正藏第十六册。经中叙述优填王发愿造立佛之形像,世尊即为王说造像之甚深功德,谓于无量后世身心必得大福报。卷末有‘往生阿弥陀佛国’之语,推知本经出于盛行弥陀净土信仰之年代。此外,本经之同本异译经为作佛形像经,又作优填王作佛形像经、作像因缘经,译者亦不详,约译于东汉,惟卷末无造立形像福报经之优填王赞佛偈

     佚名
    0万字1个月前
  • 造塔功德经

    全一卷。唐代地婆诃罗译。收于大正藏第十六册。内容阐说建立大小之塔,或安置佛之舍利、发牙髭爪、十二部经,或书写法身偈等,其功德广大,命终后当生梵世,或更得生五净居天。经文简短,唯十数行。依卷首之序载,此经于唐高宗永隆元年(680)十二月,地婆诃罗三藏与西明寺圆测等五人,于长安弘福寺译出。然武周之刊定众经目录卷一则称于东太原寺译出。

     佚名
    0万字1个月前
  • 栴檀树经

    失译人名附汉录,穷人依栴檀树神得活,后报王伐此树,身死树下。佛微笑放光,说其夙缘。

     佚名
    0万字1个月前
  • 旃陀越国王经

    candraati-suacrontra,一卷,宋沮渠京声译。旃陀越国王信婆罗门之谮,埋怀胎之夫人于土中。儿生于冢中,母之半身不朽,三年饮乳。至六岁,佛度使出家,证阿罗汉果。乃以神通化其父王。

     佚名
    0万字1个月前
  • 长者法志妻经

    一卷,失译。佛在祇园入城乞食,教化长者法志之妻及其下婢,皆使转男子得道记。

     佚名
    0万字1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