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
  • 易数钩隐图遗论九事

    易数钩隐图遗论九事,北宋刘牧撰。南宋《秘目》着录「刘牧撰周易先儒遗事一卷」,当即此书。今《正统道藏》本一卷,收入洞真部灵图类。《四库全书》本以此书附于《易数钩隐图》之后。书中载图论九篇,依次为:〈太皞氏授龙马负图〉、〈重六十四卦推荡诀〉、〈大衍之数五十〉、〈八卦变六十四卦〉、〈辨阴阳卦〉、〈复见天地之心〉、〈卦终未济〉、〈蓍数揲法〉、〈阴阳律吕图〉。作者于此书中继续阐发其图书《易学》理论,以为其

     刘牧
    0万字4个月前
  • 伤寒论辨证广注

    伤寒类著作。清汪琥撰。十四卷。琥字苓友,号青谷子,吴县(今属江苏)人。撰有《痘疹广金镜录》、《养生君主编》等。汪氏根据《素问》“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的理论。认为“伤寒之病名虽为寒,其所见之证皆热”。故广集诸家学说,对《伤寒论》六经证治原文中属于热病的条文逐条注释,于康熙十九年(1680)撰成是书。卷一至卷二辨伤寒非寒病论及纂注伤寒论例。卷三至卷十为辨六经病脉证并治法。卷十一辨阴阳易差后劳复

     汪琥
    25万字4个月前
  • 纯阳真人浑成集

    纯阳真人浑成集,旧题唐末道士吕喦撰。二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本书为吕喦(吕洞宾)所撰诗集。据书前金朝清真道人何志渊序称:于藏室中发现吕喦诗章二百余首,编为二卷,「以其浑然天成」,故名曰「浑成集」。其诗歌多抒写仙人逍遥世外,游戏人间之乐趣。宣扬人世无常,劝人看破名利,修道求仙。又多言修心炼性,谓「真性之来得自由」,「一念不起,万缘何生?虚无浩浩,月白风清」。又有《最玄吟》二十六首,专门咏述内

     吕洞宾
    1万字4个月前
  • 玉箓资度设醮仪

    玉箓资度设醮仪,原不题撰人。约成书于北宋末至明初。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威仪类。本篇所载设醮仪亦为玉箓斋仪之一。行此仪旨在归礼三清四御及酆都、城隍诸神,启奏青词,赞颂圣真功德,表明奉旨修建玉箓大斋,资荐亡灵,祈求「益增天福、克证道真」之意。其行仪节次除常式外,主要有降真、散花、宣词、宣进状、回拼颂、送圣、化财等。

     佚名
    0万字4个月前
  • 太极葛仙公传

    题青元观谭嗣先造。卷前朱绰丁巳岁序称,昔吕先生尝撰《仙公传》1卷,《道藏》之毁有间,贡惟琳仅得閤皂山所记《仙公传》1卷,由惟琳弟子谭嗣先请朱绰为加润色,重加编次。序又称,葛玄成仙“距今盖千二百年”。以此下推,本传重加编次于明。本书赖《道藏》以存。太极葛仙公即三国吴葛玄。传文逐段有注,引《列传》、《抱朴子》、《别传》、《神仙传》、《真诰》、《吴越春秋》、《陶碑》、《上清集》、《王氏神仙传》、《金陵

     佚名
    1万字4个月前
  • 南华真经直音

    宋贾善翔撰。本书鲜见其它传本。善翔以直音及反切二法为《庄子》三十三篇难字注音,凡一千余字。注音仅至《天运篇》,以下盖阙。《续修四库提要》指出其间又有误字。误字盖刊刻不精所致。

     贾善翔
    1万字4个月前
  • 胎息精微论

    胎息纷彻论。不着撰人。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方法类。参校版本:《云夏七签》,部分内容收入该书卷五十八。《通志》著录。凡三篇。第一篇即《胎息精微论》,节引见于 《云笈七签》卷58,当不迟于宋。第二篇《内真妙用诀》,《宋志》 著录为张果撰,当撰于唐。第三篇《胎息神会内丹七返诀》,不见 《宋志》著录。不知何人合三篇为一书,当不早于宋。第一篇强调 胎息需服内炁,后两篇强调胎息应还精补脑,均为

     佚名
    0万字4个月前
  • 寿世青编

    论养生防病及食疗等专著。二卷。清尤乘撰。刊行于清康熙六年(1667年)。尤乘,字生洲,别号无求子。生卒年不详。江苏吴县人。尤氏早年习儒,后改而习医。弱冠时受业于清代名医李中梓,后遍访名师,得针灸之传,曾任太医院御前侍值。其著作除《寿世青编》外,尚有《食治秘方》、《喉科秘书》等多种刊行于世。本书上卷论述养生理论与方法,撰有“勿药须知”、“疗心法言”等文约三十篇下卷则论述既病之后的服药方法。

     尤乘
    4万字4个月前
  • 无根树词注解

    天台《悟真》,发明内外二药返还大事,当时浅识无知,或疑为炉火采战之书。叶文叔不明返还,又复以清净浮言附骥行世。翁葆光见而笑曰:“此不知金丹者也。”遂为注以匡正之。陆子野、陈上阳遂加发挥,《悟真》三注出而叶注遂堙。辽阳张三丰先生,天仙也。在武当时,曾作《无根树道情》二十四首,与紫阳《悟真》后先伯仲,世亦有认为采战炉火者。涵虚昭然曰:“道之不行,由于道之不明也。”每欲著解彰之,恨无同心丹友。栖云刘悟

     李西月
    3万字4个月前
  • 卫生家宝产科备要

    八卷。宋·朱端章撰。刊于1184年。本书汇编宋代以前的妇产科著作与其它医著中有关胎产诸病证治,及初生儿保育法等内容。所选方药大多实用。是一部有价值的产科专书。卷一~七主要是产科的方论汇集了宋以前胎产诸疾的证治与方药。介绍前人的经验并收载产科中“借地、禁草、禁水”三法,有利于减少产褥期并发证。卷八为初生儿保育法,较全面、深入地讨论了新生儿护理法及婴儿常见病治疗法。解放后有影印本。注:本书为残卷。

     朱端章
    3万字4个月前
  • 小沧浪笔谈

    四卷。杂著。清阮元撰。元(1764—1849年),字伯元,号芸台,晚号怡性志人,揅经老人,江苏仪征人。官至湖广、两广、云贵总督,体仁阁大学士,加太傅,卒谥文达。此书为作者游记性质的杂记,以“小沧浪”为名是因作者曾游大明湖小沧浪亭的原因。作者自序云:“作居山左二年,发泰山,观渤海,主祭阙里,又得佳士百余人,录金石千余本,朋辈触泳,亦颇尽湖山之胜……回念此二年所历之境…且随笔疏记之”。本编主要记作者

     阮元
    7万字4个月前
  • 大观茶论译注

    亦名《圣宋茶论》。饮茶论著。宋徽宗赵佶撰。1卷。书成于大观初,约2,800馀字。自序称:“近岁以来,采择之精,制作之工,品第之胜,烹点之妙,莫不盛造其极……偶因暇日,研究精微所得之妙,后人有不自知为利害者,叙本末列于二十篇,号曰茶论。”全书分为地产、天时、采择、蒸压、制造、鉴辨、白茶、罗碾、盏、筅、瓶、杓、水、点、味、香、色、藏焙、品名、外焙20目。凡地宜、采制、品味、器具等,无不备论,所述烹试

     赵佶
    3万字4个月前
  • 兰亭考

    十二卷。宋桑世昌撰。桑世昌,南宋时人。陆游的外甥。淮海人,世居天台山。此书系考证晋王羲之所作《兰亭序》书帖。据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所载,《兰亭考》原名《兰亭博议》,共十五卷。刊行时经高似孙删改,存十二卷。按《兰亭序》为行书法帖。东晋永和九年(353),王羲之与谢安等四十一人,在山阴(今浙江绍兴)“修禊”,会上各人作诗,王羲之作序。法帖相传之本,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书中叙述王氏真迹流传的各

     桑世昌
    5万字4个月前
  • 二十五史弹词辑注

    《二十五史弹词辑注》原本为《廿一史弹词》,乃明朝人杨慎所作,经后人续作说明朝、说清朝等,乃称二十五史弹词。全书取材于正史,用浅近文言写成,共分十二卷,析爲十二段。每段先用西江月、南乡子、临江仙、清平乐、点绦唇、定风波、蝶恋花等词调及诗数首,次用散文及三三四攒十字的诗句,每段末了则以一诗一词作结。该书文辞悲壮淋漓,游戏笔墨,上自盘古开闢,下至宣统逊位,使历朝之正闰统系与递嬗消长,一气贯通。谱兴亡,

     杨慎
    18万字4个月前
  • 唐李推官披沙集

    诗别集,六卷,唐李咸用撰。咸用字号不详,陇西(甘肃省陇西县一带)人。大约唐懿宗咸通前后在世。李氏古体多为乐府旧题模拟之作近体则多为应酬之作,存诗二百余首,绝大多数水平不高。模拟之作生硬,缺少现实内容应酬之作浮泛。古体如《短歌行》:“一樽绿酒绿于染,拍手高歌天地险。上得青云下不难,下在黄埃上须惭。”思想格调之卑下,造句之笨拙可见一斑。《春宫词》中的“风和气淑宫殿春,感阳体解思君恩。眼光滴滴心振振。

     李咸用
    2万字4个月前
  • 诗女史

    妇女诗总集。十四卷,拾遗二卷。明田艺蘅编纂。田艺蘅字子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以岁贡为徽州训导,后辞归。性磊落,以著述为事,大约生活在隆庆、万历期间。妇女作诗,肇自先秦。许穆夫人之《载驰》著录于《诗经·鄘风),此后代有妇女著作传世。南朝宋始有《妇人诗集》之编纂,但已不传。此书是明代编纂较早的一部历代妇女诗总集。田氏肯定了妇女在社会中与男人相等的地位:“乾坤异成,男女适敌”,至于“内外各正”只是

     田艺蘅
    10万字4个月前
  • 传奇汇考标目

    戏曲目录专著。清无名氏撰。凡2卷。著录元明及清初100多位戏曲家的作品名目,作家名下只记字号籍里,少数作品后附有简略提要。书中保存不少作家及曲目珍贵资料,但有些记载亦颇觉可疑。据所录作品,约成书于康熙末年。原书附于《传奇汇考》前,但著录多与之不符,并非《传奇汇考》的目录。今存两种抄本:一为附录本,所载基本为传奇一为宝敦楼旧藏抄本,今称“别本”或“增订本”。此本所录与前者差异较大,不但数目多出不少

     佚名
    1万字4个月前
  • 唐明皇秋夜梧桐雨

    杂剧剧本。元白朴著。明李开先《词谑》说:“《梧桐雨》中中吕,白仁甫所制也,亦甚合调但其间有数字误入先天、桓欢、监减等韵。”清李调元《雨村曲话》说:“元人咏马嵬事无虑数十家,白仁甫《梧桐雨》剧为最。。”清梁廷楠《曲话》说:“《梧桐雨》与《长生殿》亦互有工拙处。《长生殿》按《长恨歌传》为之,删去几许秽迹《梧桐雨》竟公然出自禄山之口。《长生殿·惊变》折,于深宫欢燕之时,突作国忠直入,草草数语,便尔启行

     白朴
    1万字4个月前
  • 萧琛诗集

    萧琛诗四首,和元帝诗,别萧咨议前夜以醉乖例今昼由酲敬应教诗,饯谢文学诗,咏鞞应诏。

     萧琛
    0万字4个月前
  • 南濠诗话

    明代都穆撰。都穆 (1458—1525), 字玄敬, 吴县(今属江苏)人。明孝宗弘治年间进士,授工部都水主事,历礼部主客郎中,官终太仆少卿。该书亦称《南濠居士诗话》,一卷,七十多则。书中以记载古今诗人佚诗佚事为主,论诗不专主一家。其诗学见解,一是明确反对崇唐抑宋:“昔人谓‘诗盛于唐,坏于宋’,近亦有谓元诗过宋诗者,陋哉见也。刘后村云:‘宋诗岂惟不愧于唐,盖过之矣。’予观欧、梅、苏、黄、二陈至石湖

     都穆
    1万字4个月前
  • 裴子言医

    明代裴一中原著,清代杨素圃鉴定,王士雄评选。成书于明崇祯十七年(1644)。前有顺治间赵善鸣序文本书首先论述行医原则、医德及医风,强调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五者,医家不可缺一。其次,本书还就《内经》中的“治虚”与“补虚”之异作了阐述,颇为中肯。

     裴一中
    6万字4个月前
  • 六气感证要义

    温病类著作。清周岩撰。一卷。岩字伯度。另有 《本草思辨录》 已著录。是书撰于光绪二十四年 (1898)。依次论述: 风、中风、寒、中寒、暑、风温、湿、风湿、湿温、燥、火等多种病证。周氏认为外感不出风、寒、暑、湿、燥、火六气,故编撰于一帙。于六气的每一外感病证,先集诸说,广引 《伤寒论》及诸贤所论。次方解,参以个人心得阐明脉、因、证、治。纲目清楚,内容简约。于治疗四时外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现有光绪

     周岩
    4万字4个月前
  • 栖云笔记

    搜集刘一明在栖云山、兴隆山名胜古迹中所撰的大量碑刻文字、对联,为道教殿堂所作的募疏序、为时人及道教人物所作的传记,以及大量的诗词歌赞,对于研究刘一明的生平及其易学思想,研究甘肃省名胜古迹、历史,地理,人物,民俗都有着重要价值。

     刘一明
    13万字4个月前
  • 诊脉三十二辨

    诊法著作。清管玉衡撰。二卷。玉衡字侗人。为使脉理昭彰易学而著此书。刊刻于一九二三年。约万余字。分三十二个专题论辨脉理及诊脉之法。首辨诊脉大法,为脉法大略第二至七辨,宗滑伯仁之六脉而著其所统,共叙二十九脉,每脉各注其阴阳所属,肖其形象,对芤、动、牢、革等难明之脉则详加描述第八至十二辨,详叙十二经源流,不只述脉所流行之处与诊脉之法,如辨肺经条,不但论及肺之经脉走行与诊脉法,而且对肺之体用、主病、证候

     管玉衡
    2万字4个月前
  • 伤寒括要

    伤寒类著作。明李中梓撰。二卷(另有三卷,方二卷本)。中梓有《内经知要》已著录。李氏曾撰有《伤寒授珠》十卷,毁于兵燹,后将其内容删繁去重,择其精萃,十存其二,而无遗漏,名曰“括要”,撰成于清顺治六年(1649)。首列总论,示人分六经、辨阴阳、审表里、察虚实辨治之要。继则以证为纲,分门别类,详析辨治之法。后则以方例证,简言临床应用之法,探究制方精义,末附杂方五十六首。阐发仲景奥旨,采诸家之长,条目清

     李中梓
    7万字4个月前
  • 爰清子至命篇

    爰清子至命篇,南宋道士王庆升撰。二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编首有淳祐己酉年(1249)作者自序,声称依至人所授金丹口诀,撰成此书。全书分为四篇:第一《至命篇》,引述张伯端《悟真篇》诗数首,解释内丹安炉立鼎、火候法度、野战守城、沐浴脱胎之节次。并附先后天四象图、安炉立鼎图、排符进火图、九转成功图等图像。 第二《入道诗》,为七绝诗十九首。咏叹「浮世功名水一沤,数来谁得百年留」,劝人寻求真道。并斥

     王庆升
    1万字4个月前
  • 玉箓资度解坛仪

    玉箓资度解坛仪,不署撰人。约成书于北宋末至明初。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威仪类。本篇所载解坛仪乃玉箓斋仪之一,用于斋事已毕,解散坛席之时。行此仪旨在上启三清、玉帝等一切神灵,告明奉旨修玉箓大斋事圆功备,应依格奏功迁赏之意。其行仪节次除常式外,主要有三启三礼、宣焚言功表、宣回将牒、遣官、纳官、宣三简、投简、发愿、下坛辞三宝等。

     佚名
    0万字4个月前
  • 上清众经诸真圣秘

    不题撰人。第8卷引唐梁丘子注《黄庭内景经》。吉冈义丰、石井昌子皆据此断定该书撰于中唐,盖不诬。本书鲜见其他传本。引六朝上清经50余种,汇集诸经中众神名讳,可供检阅。

     佚名
    3万字4个月前
  • 南华真经余事杂录

    宋陈景元撰。本书现存诸本中,以《道藏》本早出。本书也是《南华真经章句音义》的副产品。其上卷抄录《公孙龙子》中《白马论》、《指物论》二篇及谢希深注,下卷载唐杨嗣复《九证心戒》,是九种察言观色的方法。

     陈景元
    1万字4个月前
  • 胎息抱一歌

    气功胎息歌诀,作者及具体写作时代不详。《道藏提要》认为“序引烟萝子语,当出于五代北宋间”。全文包括 《序》一篇及七言四句诗二十首。《序》称人受生之本,莫非元气,诚能气结成胎,胎结成息,自会穷其微妙,超凡证圣。而胎息之要,在于抱一。《序》引圣人之言“抱一守中子自冲,守三归一神气精”,以为“斯言实露胎息之深旨”。故全篇二十首诗,总名 《胎息抱一歌》,径称 《抱一歌》,每首均以 “抱一”二字起首。关于

     佚名
    0万字4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