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
  • 舍卫国王梦见十事经

    一卷,失译,佛就涅槃而梦国王十事者。

     佚名
    0万字1个月前
  • 五阴譬喻经

    后汉安息国沙门安世高译,沫、泡、焰、蕉、幻,五喻也。出杂阿含第十卷。

     佚名
    0万字1个月前
  • 须摩提女经

    一卷,吴支谦译。增一阿含须陀品第三十之别译。

     佚名
    1万字1个月前
  • 央掘魔罗经

    梵名angulialika 。凡四卷。刘宋求那跋陀罗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册。本经乃叙述央掘魔罗归依佛陀之事迹,及如来对于此事件所作之种种说法。佛陀住于舍卫城时,有凶贼央掘魔罗受邪师摩尼跋陀罗之教,杀千人,并取其指作为指鬘,当彼欲加害佛陀时,却反为佛陀所教化,遂舍指鬘而归依佛。未久,彼与舍利弗、目犍连等诸大弟子及文殊菩萨讨论法义时,佛亦教以受戒之事。此外,佛又为其解释佛住于无生际复住于此际之因缘,更

     佚名
    5万字1个月前
  • 优婆夷堕舍迦经

    全一卷。又称优陂夷堕舍迦经。译者不详。收于大正藏第一册。本经与佛说斋经(支谦译)、八关斋经(沮渠京声译)皆为中阿含卷五十五持斋经之别译。内容为佛陀对优婆夷堕舍迦说斋戒之法及其功德。即于每月六斋日信持八戒,凡一日一夜,其功德远胜于将十六大国之珍宝施与僧伽。

     佚名
    0万字1个月前
  • 玉耶经

    全一卷。 东晋时,印度人竺昙无兰(梵dhararaks!a ?)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册。又称长者诣佛说子妇无敬经。乃叙说佛陀之在家护法给孤独长者须达(巴sudatta )之媳妇名玉耶,依恃本家豪富而欠失妇德,佛陀应须达长者之请,讲说有关妇德之教示以晓喻玉耶,玉耶女闻教悔过,乃受十戒。本经将为人妻者分为七种(母妻、妹妻、师妻、妇妻、婢妻、仇妻、杀人妻)。意谓前五种受众人敬爱,名声高扬,为家庭繁荣之基

     佚名
    0万字1个月前
  • 缘起经

    一卷,唐玄奘译。小乘部之摄。释十二因缘之义。

     玄奘
    0万字1个月前
  • 增一阿含经

    原始佛教基本经典。北传四部阿含之一。东晋僧伽提婆译。51卷(一作50卷)。因经文按法数顺序相次编纂,故名。相传原由前秦昙摩难提诵出梵本,竺佛念传译,昙嵩笔受,后经道安、法和考正,僧契、僧茂助校漏失,尽录偈颂。但译文未能尽善,故由僧伽提婆加以修订。据《精刻大藏经目录》(支那内学院编)记载,别译零本现存30种。《增一阿含经》与南传《增支部经典》大体相应,后者收经比前者为多。此经原为四分八诵,但现行本

     佚名
    49万字1个月前
  • 长阿含十报法经

    一卷,后汉安世高译,与长阿含中之十上经同本异译。十种法说于增一。

     佚名
    1万字1个月前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其他译本)

    在玄奘译出前有《摩诃般若波罗蜜神咒》(旧题《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一卷,旧传为鸠摩罗什译。现存异译本6种:1、唐法月译《普遍智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2、唐般若、利言等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3、唐智慧轮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4、唐法成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5、敦煌发现译本《唐梵翻对字音般若波罗蜜多心经》;6、宋施护译《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经》。最早的英译本是毕尔(sauel beal)于1

     佚名
    1万字1个月前
  • 大乐金刚不空真实三么耶经

    一卷,不空译。大般若五百七十八卷,第十会般若理趣分之密部也。此经说金刚萨埵所证三摩地之法门。略名般若理趣经,又云理趣释。

     佚名
    0万字1个月前
  • 遍照般若波罗蜜经

    一卷,赵宋施护译。佛在他化自在天为金刚手说诸字之义门并神咒。

     佚名
    0万字1个月前
  • 帝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一卷,赵宋旋护译。略称帝释心经。收于大正藏第八册。内容系佛陀在王舍城鹫峰山,对帝释天等宣说般若波罗蜜,及其真言。

     佚名
    0万字1个月前
  • 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经

    二十五卷,赵宋施护译。有三十二品,与道行般若经同本。

     佚名
    14万字1个月前
  • 观想佛母般若波罗蜜多菩萨经

    佛说观想佛母般若波罗蜜多菩萨经,一卷,宋天息灾译。说般若菩萨之咒与观门者。

     佚名
    0万字1个月前
  • 开觉自性般若波罗蜜多经

    佛说开觉自性般若波罗蜜多经。四卷,宋惟净等译。

     佚名
    2万字1个月前
  • 了义般若波罗蜜多经

    了义般若波罗蜜多经,一卷,宋 施护译

     佚名
    0万字1个月前
  • 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凡二卷。姚秦鸠摩罗什译。又称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仁王般若波罗蜜护国经、仁王般若经、仁王经。今收于大正藏第八册。本经分序品、观空品、菩萨教化品、二谛品、护国品、散华品、受持品、嘱累品等八品。系佛陀为十六大国王说示守护佛果、十地之行,及守护国土之因缘,谓讲说受持此经,则可息灾得福。与法华经、金光明经并称护国三部经。修仁王会时,即用此经。据历代三宝纪载,本经共有竺法护、鸠摩罗什、真谛等三译,大唐内典

     佚名
    2万字1个月前
  • 濡首菩萨无上清净分卫经

    二卷,刘宋释翔公译。一名决了诸法如幻三昧。与大般若第八会同。

     佚名
    2万字1个月前
  • 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经

    一卷,赵宋施护释。与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同本。有序及流通,般若之智生诸佛,故称为圣佛母。

     佚名
    0万字1个月前
  • 圣佛母小字般若波罗蜜多经

    一卷,赵宋天息灾译。佛在灵山,以观自在菩萨之请,说小字之般若真言。又说胜妙般若真言。

     天息灾
    0万字1个月前
  • 五十颂圣般若波罗蜜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法大师臣施护奉

     佚名
    0万字1个月前
  • 最上根本大乐金刚不空三昧大教王经

    七卷,宋法贤译。大乐金刚为金刚萨埵之异名。有二十五品。说仪轨及实理。大三昧金刚真实理仪轨分第一,毗卢遮那佛在他化自在天宫,说吽字心明。及敕金刚手说曼拿罗法。一切如来真实理金刚三昧仪轨分第二,说阿字心明,及说曼拿罗法。降伏三界金刚三昧大仪轨分第三,金刚手菩萨说吽字心明,及说曼拿罗法。清净诸烦恼三昧大仪轨分第四,观自在菩萨说纥哩字心明,及说曼拿罗法。一切宝灌顶大三昧仪轨分第五,虚空藏菩萨说怛鹕字心明

     佚名
    7万字1个月前
  • 光赞般若波罗蜜经

    凡十卷。西晋竺法护译。又称光赞摩诃般若经、光赞经、光赞般若经。相对于小品般若经之初译本道行般若经,本经乃大品般若经之初译本。收于大正藏第八册。本经相当于梵本二万五千颂般若波罗蜜多经(玄奘译大般若经)第二会八十五品中之最初二十七品。亦相当于无叉罗所译之放光般若经二十卷九十品中之最初三十品,及鸠摩罗什所译之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二十七卷九十品中之最初二十九品。本经之梵本,于西晋太康七年(286)由于阗沙门

     佚名
    12万字1个月前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其他译本)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大乘佛教的重要经典。全称《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vajra hedikā raj?ā āraitā 梵文释义:以能断金刚的智慧到彼岸),简称《金刚经》。后秦鸠摩罗什翻译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法本是最早也流传最广的译本。以后相继出现5种译本:北魏菩提流支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南朝陈真谛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隋达摩笈多译《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经》;唐玄奘译《能断金刚般若波

     佚名
    5万字1个月前
  • 金刚顶瑜伽理趣般若经

    一卷,不空译之理趣经外,异译之理趣经也。唐南天竺沙门金刚智依梵本于中天译,与《佛说最上根本大乐金刚不空三昧大教王经》同。而诸心明。皆佛自说。

     佚名
    1万字1个月前
  • 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

    一卷,秦罗什译。与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同本。明咒为陀罗尼之异名。

     佚名
    0万字1个月前
  •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梵名a=n~cavi!sati -sahasrika-rajn~aa=raita 。凡二十七卷(或三十卷、四十卷),计九十品。后秦鸠摩罗什译。又称大品般若经、新大品经、大品经、摩诃般若经。收于大正藏第八册。本经即大般若经之第二分(卷四○一~四七八)。旨在阐明般若波罗蜜之法。为大乘佛教初期阐说般若空观之基础典籍。本经之同本异译尚有光赞般若经十卷(西晋竺法护译)、放光般若经二十卷(西晋无叉罗译)。梵

     佚名
    36万字1个月前
  • 摩诃般若波罗密钞经

    苻秦天竺沙门昙摩蜱共竺佛念译,五卷。共十三品,亦同道行,而文来未尽。

     佚名
    5万字1个月前
  •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

    有二本。旧本为罗什译,题曰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二卷。新本为不空译,题曰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亦二卷。仁王指当时十六大国之国王也。佛,对诸王各护其国使之安稳,故为说般若波罗蜜多深法之经文也。谓受持讲说此经则七难不起,灾害不生,万民丰乐。故古来以之为护国三部经之一,公私皆为禳灾祈福读诵之。玆将本经各家之注述及关于本经之著作列之如下:仁王经疏六卷,隋吉藏撰。仁王护国般若经疏,五卷,隋智顗说,门人灌

     佚名
    2万字1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