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hugnovel.com
法华经要解科,一卷,宋戒环作,内题妙法莲华经解科文,前附弘传序科文。
妙经文句私志记,十四卷,唐智云撰,原注藁草而已,未及详悉,目录尾记未及完结。
法华经疏义缵,六卷,唐智度述,日本元政题记。
妙经文句私志诸品要义,二卷,唐智云述,义众题记,日本觉满题记,下卷尾题石鼓寺随难记一卷。
法华经文句辅正记,十卷,唐道暹述。
法华经玄签证释,十卷,清智铨述,敏蚁重刻序。
法华经玄义节要,二卷,明智旭节并跋。
法华经玄义辑略,一卷,明传灯录。
法华经释签缘起序指明,一卷,清灵耀述并序,灵乘跋,有科文。
法华经玄签备检,四卷,宋有严述并序,法华三大部注之一。
宋从义撰并序,赵时逢题记。玄义注三卷,文句注七卷,止观注四卷,内题天台三大部补注。前附箇条二卷。法华三大部补注收于卍续藏第四十三、四十四册。本书补注智顗之法华三大部(妙法莲华经玄义、妙法莲华经文句、摩诃止观)及荆溪湛然注释三大部所作之法华玄义释签、止观辅行传弘决等书中所缺略者。前三卷内容系补注玄义及释签,列举‘释签云台岭’以下五百五十余项。第四卷至第十卷补注法华经、法华文句及法华文句记,列举‘姚
大部妙玄格言,二卷,宋善月述,外题妙玄格言,内题大部格言。
法华三大部读教记,二十卷,宋法照撰并序,日本亮典题记。玄义记七卷,文句记七卷,止观记四卷,诸部记二卷。
法华经三大部科文,十六卷,唐湛然述,日本山阴题记,玄义科五卷。文句科六卷,止观科五卷。
法华经大意,一卷,唐湛然述,日本佚名题记,尾题法华品释。
六卷。唐代释吉藏撰。《妙法莲华经统略》是吉藏于开皇十五年 (595)投足天台以后所晚出之作。与投足天台之前所作的《妙法莲华经义疏》,《法华去论》在科文释义方面多有不同,其所主学说思想也发生了变化。对此吉藏在统略序文中指出六点,即:“一、二本所无,今文方有……”,“二,全废旧通,用今新意。”“三,新旧尔用,可适时而说”。“四,首言暧昧,今则显明”“五、大宗乃一而转势不同。”“六、改旧分章,依今科约
法华经疏,二卷,宋竺道生撰
般若心经注解,一卷,孚佑帝君乩注,前有观音降笔法语,后附三十二偈及节录原委。
般若心经注解,一卷,明何道全注,原题无垢子注,日本佚名跋因无垢二字以为宋张九成著未是。
般若心经易解,一卷,附往生呪,清谢承谟注释并序。
般若心经注解,一卷,大颠祖师注解。
般若心经解义,一卷,清徐槐廷解义并跋。
般若心经如是经义,一卷,清行敏述。
般若心经注讲,一卷,清行敏述,附金刚神呪。
般若心经句解易知,一卷,清王泽泩注解并序。
般若心经注疏,一卷,清仲之屏纂注,今释序。
般若心经论,一卷,清函是撰。
般若心经汇纂,一卷,清孙念劬纂并序。
般若心经大意,一卷,附撮槩,清王起隆述并跋及刻经回向,谭贞默与金刚经大意合序。
般若心经解,一卷,清徐昌治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