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
  • 成唯识论集解

    成唯识论集解,十卷,明通润集解并序,王肯堂序。

     一雨通润
    27万字4个月前
  • 成唯识论疏抄

    成唯识论疏抄,十八卷,唐灵泰撰,日本基范题记(卷一),义晓题记(卷十二),缺卷九本、十三末、十五、十七。

     佚名
    60万字4个月前
  • 成唯识论俗诠

    成唯识论俗诠,十卷,明明昱俗诠并序,顾起元序,游士任序,吴用先序,王肯堂序,黄汝亨序,金云鹏序,葛寅亮序,秦能友序,有科文。

     明昱
    24万字4个月前
  • 成唯识论学记

    成唯识论学记,八卷,新罗太贤集,内题前行为菩萨藏阿毘达磨古迹记,尾题或作成唯识论古迹。

     太贤
    17万字4个月前
  • 成唯识论疏义演

    成唯识论疏义演,二十六卷,唐如理集,缺原本卷第三末下、卷第九本末、卷第十一末。

     如理
    70万字4个月前
  • 成唯识论演秘释

    成唯识论演秘释,五卷,唐如理撰,日本定胤题记,存卷一。

     如理
    3万字4个月前
  • 注成唯识论

    注成唯识论,卷十七,唐佚名撰,日本定胤题记。

     佚名
    1万字4个月前
  • 成唯识论掌中枢要记

    成唯识论掌中枢要记,二卷,唐智周述,又云成唯识论方志,存卷上。

     智周
    1万字4个月前
  • 成唯识论了义灯记

    成唯识论了义灯记,二卷,唐智周撰,日本范轻题记,秀英题记,缺卷上。

     智周
    2万字4个月前
  • 成唯识论料简

    成唯识论料简,二卷,唐窥基撰,又云唯识开发。

     窥基
    6万字4个月前
  • 成唯识论别抄

    成唯识论别抄,十卷,唐窥基撰,存卷一、五、九、十。卷一前失十数页。

     窥基
    6万字4个月前
  • 成唯识论义蕴

    凡五卷,或十卷。唐代道邑述。又作成唯识论蕴、成唯识论述记义蕴记、成唯识论述记义蕴、成唯识论疏义蕴、唯识义蕴。收于卍续藏第七十八册。本书为窥基所着成唯识论述记之注释书,摘出述记卷一至卷九之重要文句,加以注释。

     道邑
    16万字4个月前
  • 百法明门论赘言

    百法明门论赘言,一卷,唐窥基注解,明明昱赘言,相宗八要解第一。

     明昱
    2万字4个月前
  • 百法明门论直解

    百法明门论直解,一卷,明智旭解,相宗八要直解第二。

     智旭
    1万字4个月前
  • 百法论显幽钞

    百法论显幽钞,二十卷,唐从芳述,存卷一末、二末、七末,日本定胤题记(后二卷)。

     佚名
    10万字4个月前
  • 百法明门论论义

    百法明门论论义,一卷,明德清述,内题百法论义,即性相通说卷上,(卷下在甲二套)出梦游集卷四十六,古本卷三十四。嘉续三八重出,本藏甲三二梦游集原缺。收于卍续第七十六套第五册。

     德清
    1万字4个月前
  • 百法明门论纂

    百法明门论纂,一卷,明广益纂,德清手批,刘起相序,方远题后,程开裕后序。

     佚名
    2万字4个月前
  • 杂集论述记

    杂集论述记,十卷,唐窥基撰,日本佚名题记,内题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述记。是唐玄奘译《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的注释书。设六门:教起所因、论兴所为、彰体性、显宗旨、释题目、解本文。见载于日本《续藏经》,续第七十四套第四册至第五册。

     窥基
    26万字4个月前
  • 中边分别论疏

    中边分别论疏,卷三,新罗元晓撰。收于续第七十五套第一册至第三册。

     元晓
    2万字4个月前
  • 掌珍论疏

    掌珍论疏,卷下,唐佚名述

     佚名
    3万字4个月前
  • 法华经论述记

    法华经论述记,上卷,唐佚名述,不全。

     佚名
    2万字4个月前
  • 瑜伽论劫章颂

    瑜伽论劫章颂,一卷,唐窥基撰,内题劫章颂。

     窥基
    0万字4个月前
  • 大乘法界无差别论疏领要钞

    简称《法界无差别论疏领要钞》。佛典注疏。宋普观述。二卷。是唐法藏撰《法界无差别论疏》的注释书。书前有普观录《法界无差别论疏领要科文》一卷。作者序称,法藏在唐垂拱(685—688)之世“躬被征召”,与于阗国三藏法师提云般若同译此论,“笔授功毕,继而制疏”。后法藏之《疏》在中国一度失传,直至宋代高丽王子祐世来朝,以此文复归中国。本书题名“领要”,为使“来者领略一乘要妙之义”。见载于日本《卐字续藏》。

     佚名
    3万字4个月前
  • 大智度论疏

    七卷。隋代释慧影 (生卒年不详)撰。慧影,俗姓江,巴蜀 (今属四川省)人。为潼州迁善寺沙门,释道安弟子。隋代曾为二十五众主。其著述尚存的有《伤学存废厌修三论》和《大智度论疏》。《大智度论》略称《智度论》、《智论》、《大论》一百卷,天竺僧人龙树著。姚秦弘始四年(402),鸠摩罗什于长安逍遥园中西明阁上所译。此论是解释《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又名 《大品般若》即一再译过的 《放光般若》、《光赞般若》和

     慧影
    20万字4个月前
  • 大乘法界无差别论疏领要钞科

    大乘法界无差别论疏领要钞科,一卷,宋普观录,内题大乘法界无差别论疏领要科文。

     佚名
    1万字4个月前
  • 大乘四论玄义

    大乘四论玄义,十卷,唐均正撰,法安题记,内题无依无得大乘四论玄义记,缺卷一、三、四。

     佚名
    17万字4个月前
  • 大宗地玄文本论略注

    大宗地玄文本论略注,四卷,清杨文会略注并序及题记,出杨仁山居士遗著。见新编续藏。

     杨文会
    0万字4个月前
  • 金刚顶菩提心论略记

    金刚顶菩提心论略记,一卷,唐遍满撰,日本佚名题记,源秀题记,真源题记,亮瑞题记。

     佚名
    1万字4个月前
  • 释摩诃衍论通玄钞

    释摩诃衍论通玄钞,四卷,辽志福撰,辽天佑帝序。佛典注疏。是古印度龙树造《释摩诃衍论》的注释书。书前有天祚皇帝御制《释摩诃衍论通玄钞引文》。初释题名,次随文解释。见载于日本《续藏经》。

     志福
    9万字4个月前
  • 释摩诃衍论赞玄疏

    释摩诃衍论赞玄疏,五,辽法悟撰并序,耶律孝杰序。

     佚名
    15万字4个月前